拉杰普特绘画

浏览

繁盛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的印度莫卧儿王朝时代本土诸邦的细密画。基本上属于地方民间艺术。它直接继承13世纪以来西印度耆那教写本插图的艺术风格,与古代阿旃陀石窟和巴格石窟的壁画,以及波罗王朝、舍那王朝的孟加拉派艺术有着渊源关系,与同时的莫卧儿宫廷细密画并行发展,相互影响,与同时出现的乡土文学相呼应。

拉杰普特绘画主要分为拉贾斯坦派(平原派)和帕哈里派(山区派)。前者的活动中心包括从拉贾斯坦到马尔瓦高原的广大地区,后者则繁荣于从旁遮普到喜马拉雅山西部的地区。因为两派绘画活动都是在拉杰普特人(属信奉印度教的武士种姓)的统治范围内进行,故统称拉杰普特绘画。

拉杰普特绘画的题材多取自《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及其他印度教神话,还取自《薄伽梵往世书》为基础的有关牧神克利希那的种种民间传说,其印度本土的宗教性和平民性色彩十分强烈,生活气息浓厚。

《克利希那与拉达》

在拉杰普特绘画中,表现克利希那勇武精神和恋爱情节的故事,是最受欢迎的题材。他与牧女拉达恋爱的故事,充溢着浪漫的幻想色彩,画家们采取现实生活中男女相爱的形式加以体现。画面上衬以各种抒情的自然风光背景,所有物象皆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体现出印度教虔诚信徒们与大神黑天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

除了表现男女爱情之外,在拉杰普特绘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题材便是“形象的乐调”,是将音乐的旋律划分为若干类型,再分别加以图像解释。它们往往借助男女两性加以表现,展示出不同的乐思意境,形成可视的画面,唤起特有的情感。

拉杰普特绘画的两大派中,拉贾斯坦派又可细分为迈瓦尔、本迪、马尔瓦、比卡内尔、基桑加尔和科塔等派。迈瓦尔派绘画是早期流派的代表,尚保留着较重的早期耆那教写本插图的旧制,画面多以图解式和概念化的方式处理,色彩对比十分强烈。17世纪中叶,曾受到莫卧儿画风的部分影响,但仍能保持着固有的大胆泼辣的表现手法和奇幻的意境。

本迪派由于更多地受到莫卧儿画风的影响,对于建筑物和动植物的写实能力有所加强,但画面上充满情感的表现仍体现着拉杰普特绘画的艺术特色。印度中部的马尔瓦派,继承了迈瓦尔派的传统,采用单纯色块表现背景和程式化的人物形象是其特征,画面上统一的色调颇具美感。比卡内尔和基桑加尔两派受莫卧儿画风影响较深,两地区与莫卧儿王朝关系密切,沙·贾汗时代的画风对它们影响最大,色彩变化微妙,风景、人物写实,装饰精美典雅。基桑加尔派的绘画,完全将莫卧儿细密画的透视法景物描绘与富于拉杰普特式情调的表现融为一体,至18世纪呈现出繁荣盛况,产生出许多优美的作品。总之,拉贾斯坦派的绘画一直持续到19世纪,但自奥朗则布死后,由于政局动荡不宁,终于日趋衰落

《喂鹿》

相对而言,在印度北部旁遮普地区的帕哈里派中,也有巴索里、查谟和冈格拉等派别之分。其中以巴索里派起源最早,可上溯到17世纪末。其画面构成简洁,用鲜艳色彩铺底,人物表现加以单纯化处理,整个画面富于力度感,这和马尔瓦派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与此相反,查谟派却吸取莫卧儿细密画的手法,对建筑的表现,采取三度空间感较强的立体描绘,但往往将背景涂绘得过满,并配置装饰化的花木,这种力求突出形式美感的手法,最能说明拉杰普特绘画风格的艺术特点。

帕哈里派绘画的佼佼者,当属出现最晚的冈格拉派,从18世纪末起,一直盛行了大约半个多世纪。其优秀作品大多取材于《薄伽梵往世书》、《牧童歌》中的题材。作品里充分表现自然风光景色,别具一种抒情诗般的醇厚甘甜之美,线条勾描纤如毫发,色彩感觉变化微妙,人物安排与自然景物巧妙地融为一体,构成优美抒情的画面。

拉杰普特绘画,虽因地区差异而存在着许多各不相同的风格流派,然而它们之间却有着某种共通之处,也就是说,尽管它们不同程度地受到莫卧儿画风的影响,但与莫卧儿细密画那种带有写实趣味的表现迥然不同,而是一种基于印度本民族传统和宗教情绪所形成的造型艺术。无论是画面的构成,还是观念化形象的塑造,以及重视装饰性的审美意识的表现等方面,都带有拉杰普特绘画的浓郁特色,它在印度美术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书目
  1. A.K.Coomaraswarmy, Rɑjput Pɑinting,reprint ed., New York,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