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吕菲乌斯,A.

浏览

图

德国诗人、戏剧家。原姓格莱夫。生于格洛高(现在波兰境内)一个牧师家庭。青年时期曾去荷兰、法国、意大利旅行。1650年任格洛高议会中代表新教界的法学参议。他写有十四行诗、颂歌、格言诗等,大部分收在《星期日和星期五十四行诗集》(1639)和《德国韵体诗集》(1650)中。他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他的诗充满人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1636年,祖国的眼泪》(1636)描写战争在人民精神上造成的创伤。他力求用完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真实的思想内容,用德文写作,大部分采用六步抑扬格诗体。他受荷兰和法国戏剧的影响,企图创造一种与欧洲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德国戏剧,共写了5部悲剧和3部喜剧。悲剧《列奥·阿美尼乌斯》(1646)描写一个拜占廷国王死于谋叛者之手。《卡塔丽娜·封·格奥吉恩》(1646)和《帕皮尼阿努斯》(1659)两部悲剧表现了为维护基督教信仰、道德和权力而殉道的主题。《卡罗鲁斯·斯图阿尔杜斯》(1649)描写一个英国皇帝的没落。《卡德尼奥和塞林德》(1649)描写一对青年的爱情。他的悲剧严格遵守三一律,配有合唱,采用六步抑扬格诗体,有时也用自由韵律。喜剧《彼得·斯库恩茨》(1657)、《霍里比利克里布里法克斯》(1663)和《可爱的玫瑰》(1661)嘲讽手工业者和农民见识短浅,语言粗俗,一心想飞黄腾达。他的喜剧主要是供市民消遣,也有一些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