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利分配政策

浏览

股利分配政策

(一)剩余股利政策

1、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

以上谈到股利分配与公司的资本结构相关。而资本结构又是由投资所需资金构成的,因此实际上股利政策要受到投资机会及其资金成本的双重影响。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4个步骤:

(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即确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率。在此资本结构下,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将达到最低水平;

(2)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

(3)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

(4)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盈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奉行剩余股利政策,意味着公司只将剩余的盈余用于发放股利。这样做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的确定

这一股利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不过,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数公司的盈余会随之提高,且大多数投资者也希望公司能提供足以抵消通货膨胀不利影响的股利,因此在长期通货膨胀的年代里也应提高股利发放额。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采用这种股利政策的理由在于:

(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那些对股利有着很强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而股利忽高忽低的股票,则不会受这些股东的欢迎,股票价格会因此而下降。

(1)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股东的心理状态和其他要求,因此为了将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者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该股利政策的缺点在于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当盈余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同时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分配方案的确定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这一股利政策下,各年股利额随公司经营的好坏而上下波动,获得较多盈余的年份股利额高;获得盈余少的年份股利额低。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主张实行固定股利支付率的人认为,这样做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但是,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的确定

这种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一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

(1)这种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2)这种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这部分股东。

以上各种股利政策各有所长,公司在分配股利时应借鉴起基本决策思想,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情况的股利政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