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现评估法的主要问题

浏览

折现评估法的主要问题

运用折现评估法实际上并不好把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究竟是用公司盈利或股东股利来作为折现的对象?一部分股票价值分析理论持前一种看法,因为股票的价值(帐面价值或内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公司的盈利而并非股利派发;而大多数股票价值分析理论则持后一种看法,原因在于,投资者投资股票,如果不是投机性质,则主要期望的收益便是股利。实际上,这也涉及到本益比和本利比在投资者看来谁更重要的问题。这里仅以股利为折现对象的方法进行说明。

其次,在运用折现法时如何确定折现率?一般认为,折现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某种股票风险的大小以及预期报酬率的高低。风险越大,预期报酬率越高,折现率就应越高;反之,风险越小,预期报酬率越低,现金股利的折现率也就越低。换句话说,折现率应等于类似风险投资的预期报酬率。预期报酬率可通过证券市场线求得。

设某公司每一普通股的折现价为V0,t期末的价值为Vt,t期末股东收到的每股现金股利为dt,折现率为k,则每一普通股价值的折现公式为:

折现评估法的主要问题

即是说,普通股价值等于每一普通股的折现价,等于各期股利折现值的总和。根据这一公式,无论投资者持有普通股的时间是一年,还是数年,以至无限期地持有股票,都可以计算出该普通股的折现价值。

由于上述公式的折现对象是未来预期的现金股利,所以这一折现方式又称为股利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