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一九现象

浏览

中国股市的一九现象

“一九现象”深刻地印证了中国股票市场的“中国国情”:个人投资者人数众多,但实力有限。经济学家在分析、研究中国股市时,必须注意到这个不同于国外成熟股市的“中国国情”,市场管理者在治理市场时,更应该充分重视这个“中国国情”。如果无视这一点,总是喜欢以国外股市为“准绳”,来“测量”中国股市的“身高体重”,就会对中国股市横竖看不惯,就会得出南辕北辙的分析判断。前一时期,曾有舆论认为中国股市进入了“散户时代”,很显然,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中国股市实际情况的。即使这95%的散户投资者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到交易中,满打满算也不足100亿元。稍有股市交易常识的人都能明白,在目前每个交易日动辄一二千亿元甚至三千亿元的行情中,这些资金是根本不可能撬动股价走势的。目前,中国股市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0万亿元,很显然,这95%的个人投资者所能占有的市值比重更是微乎其微的。能够左右行情发展、操纵指数升降的,只能是巨资在握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在个人投资者只占很小比重的少量大户投资者。

但是,尽管散户投资者在中国股市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但由于他们人数众多,无疑又是中国股市赖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中国股市得以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可以预期的一点是,在目前CPI不断走高、通胀阴影不散、储蓄利率依然倒挂的情况下,相信会有更多的普通投资者进入股市。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股市对这部分散户投资者并不是很热情,对他们的利益保护也一直处于软弱之中。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一些国有机构动用大量合规的或不合规的资金申购新股,不仅严重破坏国家财政纪律,也对散户投资者本来可以得到的那部分低风险收益构成了掠夺式侵害;上市公司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其控股大股东已成为股票交易市场一个重要的利益主体,但他们利用信息披露的主动权操纵股价的现象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都对散户投资者的形成了严重的不公,但在市场管理方面还拿不出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股市所存在的个人投资者“一九现象”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对于大量存在并且依然在不断壮大之中的散户投资者,有关部门应该热情引导,引导他们掌握股票投资知识,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有条件通过股市投资来分享我国经济增长的成果,来跑赢不断上升的CPI,来战胜通胀的威胁。惟有如此,中国股市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是一个受国人欢迎的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