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问题

浏览

中国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问题

一是平均市盈率的标准计算方法。股票时常的平均市盈率,是指股票市场某个有代表性的股价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平均市盈率要与股价指数相对应,不能含混地说某某市场的平均市盈率。

二是不同市场平均市盈率横向比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同一指数不同阶段的市盈率进行比较较有意义,而对不同市场的市盈率进行横向比较时应特别小心。

(1)综合指数的市盈率与综合指数的市盈率比,成份指数的市盈率与成份指数的市盈率比。综合指数的样本股包括了市场上的所有股票,市盈率一般比较高,而成份指数的样本股是经过挑选,通常平均股本较大、平均业绩较好,所以其市盈率比较低一些。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随意进行比较。

(2)市盈率应与基准利率挂钩。基准利率是人们投资收益率的参照系数,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资金成本的高低。一般来说,如果其他因素不变,基准利率的倒数与股市平均市盈率存在正向关系。

(3)平均市盈率与总股本和流通股本都有关,总股本和流通股本越小,平均市盈率就会越高,反之,就会越低。因此,如果是以小股本公司为主的市场,它的合理市盈率就应高一些。同时市盈率应与股本结构挂钩。如果股份是全流通的,市盈率就会低一些,反之则会高一些。因为资产的流动性会增加资产的价值,流通股在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越小,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价格差异越大,流通股的平均市盈率就越高。目前的中国市场,非流通股占到总股本的三分之二,在它们没有流通的情况下,流通股的市盈率较高,也是正常的。

(4)市盈率应与成长性挂钩。同样是20倍市盈率,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7%的市场就要远比上市公司平均每年利润增长3%的市场有投资价值。同时其与一些制度性因素也有关,如居民投资方式的可选择性、投资理念、一国制度、外汇管制等因素。

(5)中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还应考虑发行价因素。从理论上说,发行市盈率越高,筹集的资金越多,上市公司潜在的发展、盈利能力就越强,上市公司帐面资产的含金量也就越高,而这一点从静态的市盈率指标中是看不出来的。三是平均市盈率指标评判股票市场投资价值也具有一些内在的不足:成份股指数样本股的选择具有随意性,各国各市场计算的平均市盈率与其选取的样本股有关,样本调整,平均市盈率也跟着变动;随着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会大起大落,这样的平均市盈率也不稳定,以此来调控股市,必然会带来股市的动荡;实际上股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众多因素决定的,用市盈率一个指标来评判股票价格过高或过低是很不科学的。

其次目前中国股市是否还存在泡沫呢?我们先看看衡量股市泡沫的指标。除了平均市盈率外,衡量一个股市整体是否存在泡沫或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还有如下指标:平均股价,这种经验规律有一定道理,但其缺陷仍然存在,如价格高低不能作为股票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送股、转增股、配股、股票拆细时平均股价发生跳跃,但股票的内在价值没有相应变化等等;平均市销率,即每股市场价格除以每股销售收入,由于市销率比较稳定,而且一般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都是正的,所以计算平均市销率时,可以将所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保证了计算的客观性;市场成本,也叫平均持筹成本,是指剔除非理性交易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持有某只股票的平均成本。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成本在数值上恰好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市场成本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衡量个股的投资价值,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同时期的同一市场或不同的市场,都具有解释力。另外还有平均市净率、红利支撑股价水平等等因素。

因此,证券市场要在发展中逐步规范成为富有活力、比较成熟的市场,就必须形成以下共识:

一是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合理市盈率倍数来框量股市,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阶段,合理市盈率倍数不同,况且还存在不同口径的市盈率。

二是政府引导股市,既要讲科学,也要讲艺术性。政府应该正确把握股市运动的规律,注重资本价格与引导,避免股市的大起大落。同时政府也要注意:要树立投资者对经济和股市的信心,这是经济增长、股市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避免直接调控价格(指数),要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规律,或通过调控股市的供求间接调控价格;要将重点放在改善实体经济的质量,从而引导平均持筹成本曲线趋势向上;要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减少证券市场中的寻租行为。

三是目前中国股市价格水平已在合理区域。中国股市剔除100多家亏损股、微利股,绝大部分股票已进入投资价值区间,股市持续下行,对投资者、对企业、对经济增长均会形成实质性危害。

四是中国证券市场宜在发展中逐步规范成熟。可按以下步骤有规划地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以市场成本为支撑稳步发展股市,实现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树立投资者内在价值投资理念;大力发展以基金为代表的实行组合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从根本上着手铲除价格操纵现象;并加大打击做假、股价操纵与内幕交易等违规的力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