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

浏览

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

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是指经营健康保险的保险机构(在我国是保险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以一定的价格向市场提供的各类保险产品的数量。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保险机构的供给愿望;二是保险机构的供给能力。二者缺一不可。

(一)影响健康保险供给的因素

健康保险市场是保险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影响整个保险市场供给的因素都会对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造成影响。如社会资本总量、保险供给者的数量和质量、保险供应者的管理水平、保险产品的价格水平、保险成本、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和政府政策等。

1.健康保险供给主体的数量和质量

保险供给主体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健康保险的供给。供给主体的数量越多,市场上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数量也就越多;供给主体的质量越高,其开发的产品对投保人不断变化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越能扩大健康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反之,供给主体的数量越少,市场上的健康保险产品的数量自然也就越少;供给主体的质量越低,其满足投保人需求的能力越低,健康保险产品的有效供给也就越低。

2.健康保险供给者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健康保险市场上,如何在医疗费用水平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对长期医疗费用变动风险进行预测是保险公司面对的首要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就需要保险供给者具有非常高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成功开发出既能赢利又能适应需求的新产品,增加市场的有效供给;反之,保险供给者的风险管理水平较差,将使产品开发和确保盈利的难度加大,从而降低市场的有效供给。

3.健康保险产品的价格水平

如果保险产品的价格水平较高,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就会增大盈利的可能性,从而刺激保险供给人向市场提供产品;相反,如果产品价格较低,则赢利的可能性较小,将影响保险供给人向市场提供产品的意愿,导致市场供给减少。

4.健康保险产品的成本

健康保险产品的成本主要取决于赔付率的高低。如果健康保险产品的赔付率较高,则增加产品的成本,减少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从而减少市场供给;反之,如果健康保险产品的赔付率较低,则降低产品的成本,提升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从而使市场供给增加。

5.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对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具有直接和决定性的影响。比如,我国于2003年向财险公司开放了短期健康保险市场以来,已经有8家财险公司加人了健康保险市场,直接导致健康保险市场供给的增加。

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相关金融产品的价格、保险公司对市场的预期和保险公司的资金运营和投资情况等也会影响健康保险市场的供给。

(二)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供给的情况

1.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现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上的产品数量已经超过300个。除了传统的费用补偿型和住院津贴型产品,各保险公司也开始涉足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新领域。虽然目前大多只是将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作为附加险(如平安人寿的附加重大疾病住院收入保障保险和附加住院收入保障保险等),但是这种尝试将一直被忽略的健康保险长期市场纳入到了经营范围内,这说明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产品结构正向着利润水平较高、保障功能更强的方向发展。

2.市场供给进一步增加

目前,我国有29家寿险公司和8家财产险公司经营健康保险,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占市场份额较大,资金实力雄厚,竞争力较强。新华人寿、泰康人寿市场份额虽然较小,但近年来上升幅度较大。同时,随着我国寿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以及政策限制水平的放宽,外资寿险公司必将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高水平的管理大举进入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从而大大增加健康保险产品的供给水平。

3.外资对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控制能力增强

截至到2003年底,我国共有32家寿险公司,其中除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以外,其余31家具有外资介入。国外资本占我国寿险行业总资本的比例已经高达30.97%。这在增强我国健康保险市场总体供给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市场供给的控制力度和主导作用。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