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浏览

现代世界体系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而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与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不同的内容。

1、新的国际分工动摇了现代世界体系关于劳动分工这一理论基础

现代世界体系是建立在“中心——半边缘——边缘”之间的劳动分工的基础之上的。这一劳动分工在近代表现为宗主国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但是2O世纪中叶以后,殖民体系逐渐瓦解,中心国家、半边缘地带、边缘地区已经演变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它们之间的国际分工已不象现代世界体系中那样单纯,劳动分工呈现出双向发展的趋势。从广度上看,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已经遍及全球;从深度上看,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已由过去的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成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新格局。另外,全球化的控制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移。旧的资本全球化的控制方式主要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借助的手段主要是商品、资本和武力。而在新全球时代,西方中心极对全球的控制方式主要是信息、科技、政治、文化、传媒和人才,即“后殖民主义”或“后帝国主义”。全球互联网、话语生产、知识经济及文化传播成为其倚重的主要手段。

2、跨国公司的出现,模糊了中心、半边缘和边缘之间的界限

从20世纪50年代起,跨国公司就开始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据联台国贸发会议统计,1998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有6万多家.其境外机构有6多万个,其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生产总值1/3,国际贸易的60%,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70%,世界技术转让的80%。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创新了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制度。它没有固定处所的“中心”。经济活动及其效益也不再为某一国家所独有,越来越呈现出生产国际化、经营多元化、决策全球化的特点。

3、区域经济一体化,改变了现代世界体系的内部运动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区域经济正走向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种“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彼此对等、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通过制定严格的经济条约法规,建立相应的执行机构,使该组国家的资源不受国界的限制,在共同空间中得到优化配置。从而迭到共同繁荣的目的。”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台组织等。这使得国家更重视区域经济联系,在联系中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即“用同一个声音说话”,而不是像现代世界体系中所描述的由边缘向半边缘、边缘通过积极竞争或消极等待的“补缺”式前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