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煤的由来

浏览

本世纪20年代初,山东德州有一煤栈炊事员,名字叫王月山。他每天起床后,用捅条捅开炉子,火苗立即从捅开的洞眼中冒出来,这种常见的现象给了他一个启示。他就根据炉膛的大小,用煤粉捏了几个大煤饼,并在上边均匀地戮几个孔,结果火烧起来很旺,煤也节约了。后来,王月山用铁打了一个模型,将煤灰用水拌匀,一个个打出来。这种有洞的大煤饼,便在德州风行起来。解放初期,这种有洞眼的大煤饼传到了北京,北京人根据它的形状特征,给它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蜂窝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