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辨证治疗肥胖?

浏览

中医看病提倡望、闻、问、切,随之辨证论治,肥胖病的治疗亦不例外。中医认为肥胖病的起因,不外四大方面:

  ①先天禀赋有关,如陈修园说:“大抵素禀之盛”,即现代医学所述的遗传因素;

  ②嗜食膏粱厚味,饮食超量,营养成分,供过于求,即《黄帝内经》所述“肥贵人,膏粱之疾也”;

  ③嗜卧少动,使体能消耗明显降低,致营养过剩,使脂肪充于肌肤而致肥胖;

  ④脏腑功能失调,肝郁气滞、脾虚失运、肾虚气化失职,内伤久病,痰浊内生,或外受湿邪,使痰湿蓄积体内而肥胖。

  根据病因确定治法,减肥大法当以健脾益气、化痰祛湿、疏肝行气、活血化瘀、补益肾气、润肠通便为主,辅以行气消食、降脂消痰、疏理三焦等法,从而调解整个机体功能,加速体内多余的脂肪分解,达到减肥消胖之目的。

  辨证分型大致有

  (1)脾虚湿阻:体肥壅肿、倦卧少动、胸闷气短、纳差腹满、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益气,化痰除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合胃苓汤加减。

  木香10g砂仁6g党参15g焦白术12g白茯苓10g川朴10g苍术12g陈皮10g

  泽泻10g黄芪15g薏米15g竹茹10g

  冬瓜皮10g

  (2)脾肾两虚:形体肥胖、疲倦乏力、腰背酸痛、头晕气短、畏寒肢冷、阳痿阴冷、下肢浮肿、舌淡体胖、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温阳益肾。

  方药: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2g肉桂5g制附子6g生地15g泽泻10g丹皮10g羊藿10g车前草10g川牛膝10g

  (3)肝郁气滞:形体肥胖、胸胁苦满、胃脘痞满、时有呃逆、月经不调或闭经、失眠多梦、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细。

  治法:行气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越鞠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川芎10g苍术12g神曲15g焦栀子10g柴胡10g柿蒂6g清半夏10g当归12g生地12g赤芍10g红花6g泽兰10g

  泽泻10g荷叶10g枣叶6g蒲黄10g

  (4)阴虚内热:体质肥胖、头痛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血压升高、肢体麻木、五心烦热、舌尖红少苔或薄、脉弦细。

  治法:化痰降浊,滋阴清热。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二陈汤

  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羚羊角6g干姜6g苏叶10g陈皮10g夏枯草10g地龙6g白芥子12g皂荚6g丹参10g

  (5)胃热湿阻:形肥体健、多食易饥、胃脘滞闷、口舌干燥、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泻热通腑,利湿化浊。

  方药:凉膈散合三仁汤加减。

  栀子10g黄芩10g薄荷6g(后下)杏仁10g白蔻仁10g薏米15g川朴15g白术12g滑石15g泽泻10g草决明12g

  大黄6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