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癌症患者 注意心理调摄

浏览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生癌症患者约120万人,每年死于癌症者约有90万人,目前累计约有200多万癌症患者正顽强地与癌症作斗争。这些癌症患者在存活期间,绝大部分日子是在各个家庭中度过的。若按每年家庭有3个亲属与癌症病人较长时间相伴计算,那么,我国将有700多万人要承受面对癌症病人的医疗、护理等复杂问题,其中最严峻的是这些家属心理承受力的问题。他们在与癌症病人的长期生活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心理不适现象,有人称之为“伴癌症性心理失衡”。

家中有人患了癌症,虽然是很不幸的事儿,但应正视这一不可逆转的现实,并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亲属们面对癌症病人的痛苦和病情的变化,应有充分的承受力,并设法自我调适心理,尽快从忧虑与悲戚中解脱出来。作为亲属,只要在生活上给予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治疗和护理上尽到最大限度的努力与责任,无论其病情变化与最终结局如何,作到尽心便坦然无愧了。如果面对癌症病人,长期悲戚与忧虑,不但会有损自身心身健康,更会影响病人的情绪而加速病情恶化。

此外,家中有人患了癌症,其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令亲属们目不忍睹,望而生畏。有的人心理承受力差,在这些情景的长期刺激下,心理失衡,从而触景生情或疑虑重重。最常遇到的是,害怕被传染上癌症,或者怕癌症具有遗传性,自己也会患上癌症,并为此四方求诊。这种恐惧心理,对健康的危害程度更大。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对癌症是否具有传染性,尚无确切的依据与定论。在癌症的遗传方面,虽然已对某些家族患癌有一些研究,但仍未有明确定论。引起癌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精神心理因素、免疫功能和生活环境因素等等。无论有无癌症家族史,只要在这些方面做到对癌症的积极预防,未必会因遗传而都发生癌症。所以,完全不必为癌症遗传而忧心忡忡。这样,一是不能尽职尽责地长期照顾、护理癌症病人,二是在较长时期的紧张恐惧中,可使自己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反使健康受到损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