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酒温馨暖身心

浏览

古人有松竹梅三友作伴,今人多亲近烟酒茶。烟是一个有害之物,所以,善养生者,多戒烟。对于酒来说,许多人是爱恨交加,酒喝多了伤身体,酗酒会乱性,甚至会做出让世人所不齿的事情来;但是,少量饮酒却能和畅气血、疏通经络,与一些中草药相配制,则成为药酒,有治病疗疾的效应。茶是情感的载体,以茶祭祖、以茶敬客、以茶为媒的风俗至今依旧存储在中国人血脉的深处;喝茶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甚至爱饮茶者将茶和修道融为一体,从而使茶从形而下的层次上升到形而上的境界。

对普通百姓来说,酒和茶,是天天都触摸得到的饮品。爱酒者说:“我顿顿离不开酒”;爱茶者言:“茶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酒和茶与人们的关系太紧密了。

药酒:“酒行药势”、“酒助药力”

药酒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发挥过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

古代的《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药酒治病的例子。秦汉时期,药酒在医疗领域已广泛运用。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中,就有酒剂配方、药酒用药以及酿制工艺等记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淳于意用药酒治愈济兆王“风蹶胸满”等病症的验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列酒方达30余个,人们至今还选择其中的方子应用于临床实践。到了清代,用药酒补益身体开始盛行,在乾隆皇帝6个长寿医方中,保健酒竟占了一半,除了龟龄酒,尚有松龄太平春酒和春龄益寿酒等。

在当代,药酒的保健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药厂大胆利用现代先进的酒剂制造工艺,严格卫生和质量标准,使药酒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大量上市,这些药酒有调治疾病的风湿药酒、田七酒、木瓜酒;强身健体的人参酒、首乌酒、十全大补酒、鹿茸酒、益寿延年酒、春回头养生酒等等。

药酒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泡制。这需要一定的技巧。一般来说,一些坚实的中药如金、石、蚌、壳类,泡的时间要长一些。相对来说,果实类的像枸杞子,泡的时间可以短一点。另外,就是尽量保持中药的完整性。但是,要想快速的把药酒泡成,不妨把中药剪碎,或者做成饮片,这样中药的有效成分容易渗泡出来,需要的时间相对来讲也比较短。

从医学的角度讲,药酒是一种极好的药物,而且还是中药制剂无法替代的媒介。对于药酒的用法也不尽相同,有的把之作为主药,有的用作辅助;有的可以内服,有的用来外敷,作用十分广泛。药酒以冬季饮用比较适宜,炎热夏季则易上火,所以饮茶比较好。肝脏病、高血压、肾炎、肺结核和某些心脏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药酒。对酒剂过敏者,不能服用中药药酒。女性妊娠和哺乳期不宜饮用,儿童也不宜饮用。

在欧洲人们常常让感冒的孩子喝一些热葡萄酒。据科学家分析,这可能是由于葡萄酒中所含的小分子苯酚能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抑制了病毒的复制。基于此,现代医学专家多提倡喝葡萄酒。葡萄酒不仅味道醇美,而且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能。《本草纲目》说葡萄酒有“暖腰肾,驻颜色,耐寒”的功效。

不管是中药所配的药酒和现在流行的葡萄酒,其实都是发挥了“酒行药势”、“酒助药力”等作用,对此,我们需正确对待,既不能把药酒的作用想象得过高,也不能轻视它。

药茶:“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周礼》中说,掌茶的“士”等就有24人。由此可见,茶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

神农本草经》说,久饮茶,可令人少眠,有力量,身心愉悦。华佗认为茶可帮助清静头脑,有助于思考。唐代陆羽是研究茶的专家,他对茶的治疗作用更是推崇备至,他说:肚子里结块的病,最适合饮茶调节了。宋朝的陆游认为常饮茶可眼明身健。李时珍认为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源,火降则上清矣。

茶与中草药相配制,则称之为药茶。传说神农氏日尝百草72种,中了毒,尝到茶,毒就解了。

当代的医学专家们多提倡喝中国的绿茶(西湖龙井和乌龙茶的效果最好)。因为绿茶含有较高的维生素C、维生素B和维生素P,因此,可以抑制细菌生长,防止心血管硬化,降低胆固醇,而且还能延缓衰老,获得高寿。

常饮茶可延年益寿的说法,已被事实所证明。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91岁去世,茶界三大泰斗庄晚芳、王泽农、陈橼都在年逾85岁后,仍著书立说,头脑清晰。

中国形容人的高寿往往用茶寿的说法来比喻:“何止于米,相期以茶”。一般人们以为,米寿是88岁,茶寿是108岁。

茶与酒:刚柔相济太极理

当代著名作家屈行歧在一篇散文中对酒和茶的关系进行了形象化的描述:“酒是太阳,茶是月亮;酒是正午,茶是清晨;酒是狂风骤雨,茶是日朗风清;酒是奔腾之江河,茶是幽静的小溪,是一泓宁静的泉水;酒是孔子,茶是老子;酒是强烈的欲念,茶是欲念的平息;酒与茶,一动一静”。

酒和茶,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像太极的阴阳一样,缺一不可,都是心中的挚爱。于是,历史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把药酒和药茶混溶到一起尝试,这就是龙虎斗茶。

龙虎斗茶是中国药茶或者药酒系列中最为独特的配方。具体做法就是:取茶叶5~10克,加水煎熬5分钟左右成浓涩汤,冲入有酒的盛器中即成(酒量按各人情况而定)。此龙虎斗茶,携茶的清头目、消食积等功能与酒的通血脉、御寒气等功用为一体,味醇厚而浓郁。据说,此茶剂在云南山区尤受欢迎,人们一旦感受风寒雨湿,畏寒发热、头胀、鼻塞流涕,及时饮服“龙虎斗”,则浑身散发热汗,睡上一觉,便觉全身轻快,症状全消。古人认为,酒之热性,独冠群物,通行一身之表;热茶借酒气而升散,故能祛风散寒,清理头目。

茶文化专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峰对此茶进行过深入研究,她说:“龙虎曾喻豪杰之士,古代又有龙虎将军之号,龙虎亦指某种雄壮气势、气派而言。饮用龙虎斗茶,或许正有鼓舞人体阳气,振奋精神的作用。龙虎又属道家之语,犹言水火也,莫非是茶性凉属水,酒性热属火,茶冲入酒中故谓龙虎斗”。

药酒和药茶,其中所含有的深刻哲理,能否对养生者有所启迪呢?

茶与酒:道之芳华益身心

其实,不仅是药酒和药茶,就是普普通通的酒或茶,如果喝出了境界,则养生之效也会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当代作家车前子对饮酒特别有研究,这位作家出生在苏州,由于苏州的春夏特别的潮湿,所以,他从小就爱喝能驱风寒湿痹的五加皮酒。他说,喝酒有四种境界———一年、十年、百年、千年。在他看来,喝酒其实也是在行酒之道啊。喝酒的第一层境界是:“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间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贫”。主要意思就是人活在世上,总用酒来浇愁。这样的人肯定不能长寿。“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这是喝酒的第二境界。喝出了慨当以慷———“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平时愁眉苦脸,一脸病气、晦气、小气,一喝酒,眉宇间顿生出一股勃勃英气。此境界可以使人走出情绪的低谷。“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这是喝酒的第三境界,既不强颜欢笑,也不凭借酒的力量,而顺其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所谓“何如且会此中趋,别有生涯天地间”。这样,才能喝出生活的情趣,喝出人生的欢乐。“千载有余情”。这是陶渊明所说的话,可作为喝酒的第四境界。到了这个境界。你千载前所喝的酒,千载之后的人们也能感觉到,就像李白斗酒诗百篇,我们从中闻到的不仅仅有酒气,还有盛唐的万千气象。其实,这是告诉我们,不能为了饮酒而饮酒,要饮就饮出一种创造的精神,从而泽被后人。

茶也有四个境界。和———平和、人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以“和”为最高理想,它是永久不变的任何时代都不会灭亡的真理。我现在考察,觉得关键是饮茶的时候,内心能否平和,此平和之状态,是真正有益于身心的状态。敬———尊敬长者,敬爱朋友和晚辈。敬要发自内心,是内心的所思所想,这就如中国古代的道家大德所说的“要用真心,用真意”。清———洁净、幽静、心平气静的境界。此境界的关键是凝神定气,不管是饮茶者还是以茶待客者,都保持这种心态,这样的状态就是修养功夫。寂———茶道美学的最高境界,即闲寂、幽雅。此境界“知己去欲,凝神沉思”之后达到的一种境界。进入了这种境界,离佛家所言的“明心见性”之境界也就不远了。

其实,不管是饮酒还是饮茶,我们都需要细细的品味,只有这样,一天的紧张和劳碌才会消失,诸多烦恼和欲望才能抛置脑后。茶香和酒香能帮助我们进入身心的放松状态,而身心的放松状态,才能使茶香和酒香永远的萦绕心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