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保健八训

浏览

世界卫生组织曾庄严宣告“健康就是金子”,并告诫“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洪昭光教授也明确指出“知识就是健康”,为了按照健康的方式生活,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笔者参阅有关资料,撰写了《我的保健八训》,以规范日常生活和行为,并躬身践行,旨在拥有健康、拥有幸福和延年益寿。现分述于后:

一、少食盐,多吃醋。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摄入量过多,会直接引起高血压、肾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据芬兰公民保健所公布的研究报告,每天食盐摄入量每增加6克,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50%,死于其他疾病的危险性增加20%。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健康报告》中也特别强调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并要求各国政府采取立法手段限制食盐。每人每天摄入量为6克。醋不仅是调味品,还有保健医疗作用,醋能消毒、转化体内过多的脂肪,对肠道的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代医学发现用醋浸泡食物还有防治疾病的作用,用醋泡黄豆(炒熟)、花生米、香菇、大蒜、海带等对高血压、肥胖症、感冒、干咳及延缓衰老均有特殊作用。因此适当多吃些醋对健康有益。

二、少食糖,多食果。糖是酸性食物,摄入量过多,人体呈酸性体质,会降低机体抗病能力,造成内分泌代谢紊乱,易引发多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3个国家调查,认为嗜糖比嗜烟更可怕,长期食用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寿命较短。因此,应尽量少吃白糖及其制品。各种新鲜水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而维生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减少人体内有害自由基,还能保护动脉血管,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果一般每日摄入量为100克。

三、少食肉,多吃菜。经常吃脂肪高、热量高食物会引起肥胖,加速动脉硬化,因此应控制高脂饮食,限制动物脂肪、蛋黄及动物内脏的摄入。食油应以植物油为主,因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但用量不宜过多。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膳食中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与水果比较,除鲜枣、山楂、柑橘等外,其它水果都比不上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对保健心脑血管和防癌、通便有重要作用,一般每日摄入量为400克。

四、少进食,多细嚼。古今中外公认最有效延年益寿的办法,就是“低热量膳食”,即吃饭七八分饱。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鲁恩·鲁伊认为:如果人类采用少吃这种饮食模式,就能使概率寿命增加20%~30%。细嚼慢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研究发现,咀嚼运动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延长脑细胞的寿命,而且口中分泌的唾液,其所含淀粉酶对食物有较强的消化作用,而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对细菌还有破坏作用,可防止口腔炎症,保持口腔卫生。

五、少发怒,多微笑。怒是一种恶劣的情绪,盛怒伤身,三国时期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其大怒吐血而亡。清末民族英雄林则徐,亲书“制怒”两字,作为座右铭以警戒自己。而笑是一味健康的良药,俗话说“一笑解千愁”。医学研究发现,笑能激起人体各个器官活动,特别激起大脑内分泌活动,能有效的调节中枢神经,增强免疫力,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笑还包含深刻的哲理,真善美高雅的微笑,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有利于健康长寿。

六、少忧愁,多乐观。俗话说“忧愁使人衰老,乐观使人长寿”,长期忧愁的人,最易早衰早逝。如传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过昭关一夜就愁白了头。而良好的情绪是有助于人体健康的力量。医学研究发现,乐观、开朗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促进皮质激素与脑啡呔的分泌,从而使机体抗病能力大大增强,有利于防病治病。世界卫生组织曾召集有关专家研究长寿的办法,最后一致认为“快乐使人健康长寿”。

七、少贪求,多利他。过多贪求的人,大多心脑狭窄,损人利己,整日为权力、金钱、荣誉百计钻营,势必心劳日绌,导致疾病丛生,损志折寿。而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人却能健康长寿。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表明,“利他主义”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自愿为社会、为他人做了好事、善事会激发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从而获得内心的舒适和温暖,而这种感觉是大脑一种镇静剂,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八、少久坐,多活动。久坐少动是现代不良的生活方式,德国医生戈朗特曾指出:“世界上没有一个懒人可以长寿,凡是长寿的人其一生总是积极主动的。”这是因为久坐的人会使体内新陈代谢减弱,呼吸变浅,长此下去,各组织器官将发生退行性病变和功能衰退,据调查,三天不活动的人力量将下降5%。而适度运动不仅能促进心脏、呼吸和消化功能;提高肌肉强度、骨质度;改善循环系统,使血压稳定;并能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此外运动还具有宣泄功能,可以调节心情,化解不良情绪,使身心愉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