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名人的品茗诗

浏览

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茶与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由品茗留下的精美作品,为我国文学遗产增添了光彩。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壶居住时,亲自种茶,自品香茗,写下了“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茶业,野麋林鹤是交游。”宋代大诗人陆游爱茶成癖,他的《剑南诗稿》中咏茶的诗词就有200多首。他在83岁时乐观地表示:“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种。”文人墨客容易伤春怀旧,陆游却风趣地写道:“听琴煮茗送残春”。北宋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以品尝龙井茶为乐事。他曾以茶作引,赞誉龙井茶是“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宋代另一位诗人王禹却对云南的普洱茶情有独钟,曾写下“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难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这样动人的诗句。

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也酷爱品茶。他曾以茶作诗道:“溢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株紫荆花。”茶在诗人笔下又成了爱情之桥。“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这是清代高僧金田在远安县品茶时写下的诗句,刻在远安鹿苑寺的石碑上,直到现在们还能看到它。

现代名人的品茗诗更是丰富多采。1959年,朱德同志在庐山品尝云雾茶时即兴赋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陈毅同志陪同国际友人在杭州梅家坞品茗时也曾挥毫题诗:“会谈及公社,相约话梅家。青山四面合,绿树几坡斜。溪水鸣琴瑟,人民乐岁华。嘉宾甚喜悦,细看摘新茶。”他还在另一首赞赏茶中珍品君山银针茶的诗中写道:“洞庭湖中水,君山岛上茶。银针今胜昔,品质誉中华。”诗中以地名茶、以茶名诗,别有一番情趣。郭沫若同志1962年访问湖南时,也曾写过一首称赞高桥银峰茶的诗:“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敢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短丁眼不花。协力免叫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诗意含蓄深沉,堪称茶诗精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