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如何选用中成药

浏览

“大病找医院,小病上药店”,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即便象感冒之类的小病,自己选用非处方类药物也应有所讲究,不可轻视。

现代医学把感冒归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以及全身酸痛不适,或有轻度咳嗽为主要症状。一般认为,感冒主要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而且缺乏治疗感冒的抗病毒药物。然而,中医药在治疗感冒方面积累有丰富经验,许多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具有确切的疗效。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质情况,中医学把感冒分为几个不同的证型,再因证型施以相应的中药。感冒的常见证型有风寒、风热、暑湿、气虚等。

风寒感冒。临床表现为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可以用辛温解表剂,宜选服的中成药有荆防冲剂、午时茶、杏苏散、香苏散等。

风热感冒。临床表现为咽痛,鼻塞,喷嚏,流稠涕,发热重,恶寒轻,汗出口干,咳嗽痰稠,舌苔薄黄,脉浮数。可以用辛凉解表剂,宜选服的中成药有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银翘解毒片(丸)、桑菊片、羚翘解毒片、鱼腥草素片、板蓝根冲剂等。

暑湿感冒。临床表现为发于夏季,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可以用清暑祛湿解表剂,宜选服的中成药有藿香正气水(丸、软胶囊、胶囊)、十滴水、广东凉茶等。

气虚感冒。临床表现为反复感冒,不易痊愈,恶寒较重,或低热,鼻寒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苔薄白,脉浮。可以用益气解表剂,宜选服的中成药有参苏饮、人参败毒丸、玉屏风散等。

至于预防,中医学认为不同的季节,引发感冒的病邪亦有区别,如冬天风寒居多,宜用紫苏、荆芥、生姜等辛温之品,夏季暑湿为重,宜选藿香、佩兰、薄荷等芳香化湿之药,若感冒流行之时,则用贯众、板蓝根、大青叶、菊花、金银花等解毒疏表,增强人体的抗病毒能力。用药如用兵,准确选用中成药,使感冒患者早日康复,甚至积极预防,不患感冒,以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