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的心理问题及自我调节

浏览

有人说“名如其人”,此话用在莺莺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莺莺小姐,芳龄二十六,合资单位白领人士,恋人也是白领,博士在读,两人收入较丰。双方父母都是“高资”。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莺莺和男友,真可谓天成一对,地配一双,门当户对。两人贷款买了套141平方的住房,正在找装修公司打算营造新房。这一连串的喜事,使得性格本来就开朗的莺莺,现在更是喜形于色,不时地低声哼着小曲,连走起路来也像迈着“快三步”的舞步。认识她的人都说莺莺像只快活的“小黄莺”。

可是,自从莺莺患了乙肝以后就变了。虽然上述情况都没变,可是莺莺的性格却完全彻底变了,变得熟悉她的人都说“不认识她了”。确实,莺莺的性情与前相比,简直判如两人,变得沉默寡言,抑郁寡欢,闭门不出,不愿见人,甚至恋人。在家电视不看,歌曲不听,整日与床为友。虽没睡着,却懒得起来。肝病科医生说莺莺的肝功能指标都已恢复正常,肝病已愈,现在遗留下来的是心理问题,应该看心理科医师,于是来到心理咨询门诊。

人食五谷,生病是免不了的事情。小毛小病,病来得突然,康复也快。这种病痛,对当事人的“心理冲击波”就不大,甚至丝毫无影响。然而,假如患的是大病、重病,或者是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慢性病,疑难病症,甚至是绝症,那么,对当事人的心理影响就会很大。有些人病人经过治疗,病理情况改善,甚至消失了,可是心理问题却出现了(就像莺莺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像莺莺那样躯体疾病康复了,却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是不少的。可是,像莺莺那样能及时去看心理门诊的人却是不多的。那么,——

乙肝患者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呢?

后悔心理 得病后,胡思乱想自找原因。心想,大概是那天着凉感冒了,在医院里注射了几针。可能是注射器消毒不严,以致使自己受染。于是后悔打针,“早知这样,还不如吞几粒药丸省事”。因而怨天忧人怪打针护士,怪家属没及时提醒自己增加衣服,小心着凉感冒。这是一种“投射心理”,将错误和“不是”,均怪罪于别人。

焦虑心理 焦虑情绪,使患者心神不宁,为自己的工作、婚姻、家庭、前途、健康而过分忧虑。一般来讲,在患大病、重病和绝症时,考虑上述问题,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但是,一旦病愈,到了康复期时,这些想法就会自然而然消失。如果乙肝已康复,但当事人仍处在这种过度的心态中不能自拔,那就是一种心理障碍了。

抑郁心理 患病后,情绪低沉,抑郁寡欢,沉默寡言,总感到提不起劲,缺乏兴趣,啥事也不想干。低沉的情绪,殃及食欲,使其食之无味,不思进食。抑郁的心态,使当事人“戴着灰色的眼镜”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从而使自己陷在抑郁的泥坑中。

烦躁心理 生病人的心情,是很容易烦躁的。尤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心情更是很糟,动辄发怒。病人恨自己不能自理生活,对别人的护理,又百般不称心,甚至还要挑剔。作为家属,自然也有想法:“我在护理你,你还不称心!”于是与病人发生摩擦在所难免,还容易被人误解为“久病无孝子”。

睡眠障碍 病痛影响睡眠,上述4种负性心理也会影响睡眠。生病期间,整日与床为伴。白天“小憩”不断,会殃及晚上睡眠质量,进而打乱体内生物钟节律,造成睡眠障碍。

盲目进补 病后容易注重食补,家属也劝病人多增加营养,多吃少动,甚至不动。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盲目进补,容易得脂肪肝,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旧疾刚除,又添新症,倍增心理负担。

乙肝患者,处于康复期时,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那么——

如何着手改善呢?

首先,要正确对待疾病。病已患,心要安。自己着急,于病无益,让医生医治。乙肝并非绝症,完全不用灰心。世界上慢性病多得很,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痛风……,都是慢性病。慢性病并非是乙肝的“专利”,所以,要以坦然的心态,从容对待乙肝,千万不要背上思想包袱。

其次,遵照医嘱服药。有病治疗,开始时病家往往都会听医生的,但时间长了,看的多了,听的多了,自以为“久病成良医”了,于是药不遵医嘱了。甚至不能坚持服药了。再加上不注意保养,于是病情复发。屡治屡愈,屡愈屡发,终成慢性,迁延难愈,痛苦一生。

第三,科学进补。病后体弱,进补是需要的,但应符合科学。违反科学进补,结果定然适得其反。

第四,不要整日躺在床上,这种消极休息不利病体康复。要积极休息,视体力,量力而行,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体能消耗少的积极休息。生命在于运动,康复期不也例外。

第五,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去专科医院做心理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