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越写越小的老先生

浏览

有一天,友人带了一封其父写给他的家信给我看。他的父亲原先写得一手好字,可现在进入我视野的字,却是歪歪扭扭犹如小学生初学写字,而且,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往上斜。我对友人说,令尊的中枢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我要去看看。

这位老先生,年龄不算太大,七十刚出头。我见他喝水的时候,手中的茶杯在摇动,面部像涂了层浆糊似地毫无表情,讲起话来有些口吃,走起路来小心翼翼,好像怕踏死蚂蚁似的,动作不灵活,犹如机器人。经过检查,我告诉友人,他的父亲得了“震颤麻痹症”。震颤麻痹症,又称为帕金森氏病,是发生于中年以上者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运动缓慢、肌肉强直和震颤三项。

震颤,常从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扩展到下肢和对侧上下肢。以后,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也会发生震颤。当肢体处于静止时,可出现震颤。当作随意运动时,震颤可以减轻甚至停止。睡眠时震颤停止,情绪激动时加重。

肌肉的强直,是由于肌张力增高的缘故。当肢体在作屈伸运动时,就会遇到阻力。有的人阻力很均匀,称为铅管样强直。有的人阻力出现断续的停顿,犹如齿轮在转动,叫做齿轮样强直。由于肌肉的强直,病人会出现头前倾,身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膝关节略弯曲。病情严重者,腰部前弯几乎成直角而呈虾状,下颌几乎可触胸。

运动的缓慢,可引起一系列运动障碍。臂肌和手指肌强直,使病人不能作精细动作,且书写困难。字越写越小,而且弯曲不正(称写字过小症)。病人生活自理困难,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翻身。解系鞋带、纽扣,穿脱鞋袜、裤子、剃须、洗脸、刷牙均困难。行走时启动困难。一旦迈步,就会以极小步伐向前冲走,越走越快,难以“急刹车”或转弯,呈慌张步态。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甚至消失。面部肌肉活动减少,使面无表情,不眨眼,双目凝视,犹如戴了一只假面具,称为“面具脸”。吞咽功能障碍,使病人唾液下滴。尤其在吃饭时,使同桌聚餐者见之恶心。由于口、舌肌肉运动障碍,使病人出现明显的言语障碍,语音变低,咬音不准,吐音不清,发音呈爆发性,使旁人难懂其讲话的意思。

除了原发性震颤麻痹症外,有些人得了脑炎、脑动脉硬化、基底节肿瘤或钙化病损,一氧化碳二硫化碳、锰、汞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也可引起与震颤麻痹症相类似的临床症状或病理性改变,这种情况,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

本病虽然有药可治,不过,药物只能使症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却不能阻止病情的自然进展。所以,应该鼓励病人尽可能多地进行体力活动,自我料理生活,培养业余爱好。用体育疗法训练病人,可使病人更好地从事行走、进食等日常的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