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周庄画中游

浏览

听说江南水乡周庄双桥的出名,与著名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有很大的关系。于是,一直以来想去周庄走一走,看一看画家笔下的双桥,看一看江南水乡水墨画般的景色。

终于机会来了,我偕同友人从上海坐汽车直抵江南水乡周庄。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的昆山市境内,已有九百余年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称摇城。北宋周迪功郎舍宅为寺,始称周庄。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成为江南水乡的精典之作。著名画家吴冠中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

沿着云海路步行至新牌楼,再从全功路折向古牌坊,一路穿街走巷,眼前的水乡风韵变得如此明朗,条条河流犹如脉络把周庄维系在一起,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纵横交错,如经如纬。一座座民居临河而建,临水而居,“开门见水”是它的最好写照。河与街或平行或垂直,巧妙搭配,前街后河,河街相联,自然而精巧地把水、街、桥联成一片,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景画卷。

周庄河流多,桥也就特别多。你瞧,河道上横跨着全功桥、太平桥、富安桥、隆兴桥等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这些古色古香的古桥梁别致地点缀于一条条河流之间,似彩虹散落人间,颇具风采。在众多的古桥中,最著名的当数双桥,双桥即由世德桥和永安桥联袂而筑,交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偎相依。远望双桥,却像一把古代的钥匙,“浮”在河面上,别有情趣,难怪当地俗称“双桥”为“钥匙桥”。1984年,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题材,绘成油画《故乡的回忆》,当年十月,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的画廊中展出。十一月,哈默访问中国,将《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同志。次年,该图案作为联合国首日封的图案。从此,双桥胜景驰名世界。如今,许多游客纷纷在此拍照留影,许多美术爱好者在此写生创作,给静卧的双桥平添了几分热闹。

倘佯于依水而筑的街巷,眼前不时有游船从街巷之间的河面上荡漾而过,泛起朵朵涟漪,船上摇橹的几乎都是女的,人称船娘,她们身穿蓝色花布衣,衣服颜色与水乡色调相融在一起,橹浆声声,船儿悠悠,不时还传出吴歌小调,几多潇洒,几多风流。客人坐游船在河面上观光赏景,大有人在画中游、船在街中行之感。

水给周庄带来灵气,也带来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建筑风格,那一座座房子几乎择水而筑,可谓是家家枕河流,户户临水居。镇上近千户人家,明清建筑就占了百分之六十以上,有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孟清的后裔所建的张厅、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叶楚伧故居、柳亚子和陈去病诗酒叙会的迷楼以及西晋文学家张季鹰莼鲈思归的南湖园,等等。在众多的明清建筑中,张厅、沈厅最值得一游。跨过双桥,沿着北市街,便到了张厅,张厅依河临街,前后六进,房屋七十余间,一条名为箬泾的小河穿屋而过,构成了“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水乡建筑特色。离开张厅往前走,就是沈厅,沈厅紧挨南北市河,七进五门楼,房屋百余间,相互连接,形成庞大走马楼,堪称为江南民居之最。正厅松茂堂气宇轩昂,雕梁画栋。朝正厅的砖雕门楼,高大宏伟,刻艺精湛,给人以无限美的艺术享受。

踏上归途,心中充满难以离舍的情感。不由地想道,游历如此美妙的水乡风光是不该来去匆匆的,来日一定要住上几天,好好去品味周庄,去品味水乡这幅朦胧的水墨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