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带来的烦恼

浏览

妊娠是一个生理过程。在怀孕期间,母体为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便产生了胎盘这一新的器官。胎盘的诞生和体内性激素水平的调整,使全身各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分娩以后,随着胎盘的排出,胎盘所分泌的激素在体内急骤减少并消失,由妊娠所引起的各种改变也于产后2~6周内逐渐恢复。在妊娠所引起的一些改变中,有些是生理性的,有些是病理性的;有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不舒服仅仅是一过性的;有些症状出现在怀孕早期,有些症状发生在妊娠中、晚期。获悉了这些情况后,可以减少盲目的惊恐情绪和不必要的求诊;而真正有了病,也能及早去医院诊治。

在怀孕6~16周之间,不少孕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尤其是清晨起床时更为明显。产生孕吐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呕吐中枢对增多的雌激素暂时不能适应之故,有的与精神因素有关。这种妊娠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并非是病态,所以孕妇精神要放松,不要紧张、焦虑、恐惧。轻度孕吐者,无需治疗。对孕妇,家人应多给予精神鼓励,同时做些她平时喜欢吃的菜肴、点心。不过注意,要避免高脂肪食物。要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少量多次,不要一下子摄入太多。烹饪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容易诱发和加剧恶心呕吐,所以孕妇应避免闻到烹饪味。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C,对轻度孕吐有效,可以服用。必要时,可按医生的医嘱,短期服一些小剂量的镇静剂。假如恶心呕吐严重,影响进食,甚至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的话,那就应该去医院,让医生处理。

在怀孕的中、后期,有些孕妇觉“心窝”处出现烧心感。这种感觉,在夜间睡眠发生体位改变(由坐立位转变成卧位)时,或者在咳嗽、用力屏气排便时更容易发生。当摄入酸辣刺激性食物后,烧心感会更明显。平时,还常伴有嗳气、泛酸、上腹部闷胀不适。产生的原因,与食道反流有关,而且随着怀孕月份的增加,发生率也增高。在通常的情况下,食物是顺着食道顺流而下进入胃中,极少会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可是,怀孕中、晚期,由于子宫体积逐渐增大,腹腔内压力升高,胃内压力也升高,于是胃内容物就容易倒流进入食道下段,出现食物反流现象。在反流时,带有胃酸的胃内容物刺激和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反流性食道炎,从而产生烧心感觉。此外,在妊娠的中、后期,由于孕激素分泌增加,可影响食道蠕动,减缓食道对反流物的清除,不利于减轻反流性食道炎的病情。当卧位、咳嗽和用力排便时,腹腔压力升高,加重食道反流。酸辣刺激性食物,可刺激炎症粘膜,使症状加重。预防烧心感出现的办法是,饮食要少量多餐,避免饱餐。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秘史的孕妇,可多吃些香蕉、蜂蜜。增强体质,防治呼吸道感染,避免咳嗽。临睡前2~3小时不要进食。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包括咖啡、浓茶等。

有些孕妇在怀孕后期可出现下肢静脉曲张。人的下肢静脉有深浅两组。深组静脉内瓣膜较多,又受到肌肉保护,肌肉的收缩,有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浅组静脉位于皮下(主要是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由于浅组静脉内瓣膜少,又在皮下,缺少肌肉保护,所以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主要是静脉本身的问题、人的体位和机械性压迫三大重要因素。①静脉本身的问题,主要是先天性静脉壁薄弱,所以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同时患有痔疮、疝气等。静脉壁薄弱,容易引起静脉扩张,继而引起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困难,而向下肢末端倒流,使静脉伸长变形而得此病。②体位因素与长时间站立有关。人长时间站立,可使下肢静脉壁的血柱变直并延长其高度,向上一直到下腔静脉进入心脏处,使下腔静脉内的压力显著增大,加上静脉的薄弱,便发生下肢静脉伸长、扩张,从而形成此病。所以,营业员、纺织女工、炊事员、交通警察等需要站立工作的人,更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③骨盆内肿瘤、膨大的子宫,都是一种机械性压迫,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而使静脉曲张。怀孕早期,由于子宫增大不明显,还不能形成这种机械性压迫。

孕妇得了静脉曲张后不必着急,应尽量减少站立时间。睡眠姿势最好能采取“头低脚高左侧卧位”,抬高患肢,以减少地球的吸引力,有助于静脉血液的回流。也可以腿部裹以绷带。菜肴应清淡,以减轻浮肿程度。一般来讲,分娩以后,机械性压迫得以解除,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不再受阻,曲张的静脉可有明显好转,甚至不用治疗也能自愈。

妇女在妊娠期(尤其是在怀孕的后阶段)很容易发生痔疮。这是因为妊娠子宫不断膨隆,压迫了下腔静脉,使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使该静脉丛充血、曲张并向粘膜外甚至肛门外突出,形成像葡萄干样的肿物,这就是痔疮。孕妇患痔疮,除了上述生理因素外,还与便秘和产程延长有关。孕妇喜静厌动,加上膨大子宫的压迫,就会影响到肠蠕动,进而促使便秘发生。如果在饮食方面再挑精拣肥,少吃或不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也就更容易发生便秘。分娩时产程延长,加之使用腹压,使腹内压力增加,造成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程度增加,肛门和直肠末端静脉丛充血、肿胀程度加重,这种“雪上加霜”,更易促使痔疮发生。怀孕后,要预防痔疮发生和减轻痔疮的程度,就应注意以下4个方面:①按时产前检查,接受医生指导,发现胎位异常,可及时纠正,以减轻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的程度;②不宜多吃辛辣、有收敛作用和刺激性强的饮料及食物。多吃含粗纤维的水果、蔬菜和粗粮;③适当活动。妊娠后期活动不便,可在室内或院子内多走动,不宜久坐、久站;④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也应定时去便桶坐一会。久而久之,可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有助于预防便秘。便秘时间越长,粪便越干结,就越容易便秘,痔疮也就越容易发生。孕妇便秘切莫擅自使用泻药,以免早产。

怀孕后血容量增加,这就导致流经肾脏的血液量和肾小球的滤过率也增加(约增加30%),加之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使肾盂和两侧输尿管出现尿液积滞。待足用妊娠时,尿液可积累到200毫升左右,这就是生理性肾盂积水,还会出现排尿缓慢现象,甚至尿液逆流入膀胱。有资料显示,约有10%的孕妇尿中可见到大肠杆菌。这些尿液反流,可使孕妇得急性肾盂肾炎。妊娠早期,膀胱受压迫,常有尿意感;临产时,膀胱充血、水肿明显,容易导致局部损伤和感染。妊娠晚期还会出现浮肿。如果仅仅为下肢凹陷性水肿,血压正常,还属生理现象。如果面部或上肢也有水肿,则为病理现象,常常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早期改变。如果除浮肿外,还出现高血压、蛋白尿,那就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了。症情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那就危及母婴生命了。预防本病的办法是作好产前检查,菜肴清淡。发现异常,及早医治。

了解了怀孕期间上述知识以后,孕妇就可以自我判断哪些情况是属于生理性的,哪些症状是病理性的;哪些情况可以事先预防,哪些症状必须及时去医院诊治。这样,就可以变烦恼为不烦恼,使孕妇能顺利度过妊娠期,早日迎接“小天使”的降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