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赋

浏览

夫其涤烦疗渴,

《唐书》曰:常鲁使西番,烹茶帐中,谓番人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番人曰:我此亦有。命取以出,指曰:此寿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

换骨轻身。

陶弘景《杂录》曰: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茶荈之利,其功若神。

《说文》曰:荼,苦茶也。即今之茶荈。

则有渠江薄片,

《茶谱》曰: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

西山白露。

《茶谱》曰:洪州西山之白露。

云垂绿脚,

《茶谱》曰:袁州之界桥,其名甚著,不若湖州之研膏紫笋,烹之有绿脚垂下。

香浮碧乳。

《茶谱》曰:婺州有举岩茶,斤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也。

挹此霜华,

《茶谱》曰:傅巽《七诲》云,蒲桃、宛柰,齐柿、燕栗,恒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

却兹烦暑。

《茶谱》曰:长沙之石楠,采芽为茶。湖人以四月四日摘杨桐草,捣其汁,伴米而蒸,犹糕糜之类。必啜此茶,乃去风也,暑月饮尤好。

清文既传于杜育,

杜育《藓赋》曰:调神和内,倦懈康除。

精思亦闻于陆羽。

唐·陆羽著《茶经》三卷。

若夫撷此皋卢,

《广州记》曰:皋卢,茗之别名。叶大而涩,南人以为饮。

烹兹苦荼。

《尔雅》曰:槚,苦荼。树小似栀子,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荈。蜀人名为苦茶。

品之紫绿,第其卷舒。

陆羽《茶经》曰: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者上,叶舒者次。

桐君之录尤重,

《桐君录》曰:巴东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又白茶,状如栀子,其色稍白。

仙人之掌难逾。

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

豫章之嘉甘露,

《茶录》曰: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济设茶茗,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王肃之贪酪奴。

《伽蓝记》曰:王肃好鱼,彭城王勰尝戏谓肃曰: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肃对曰:乡曲所美,不得不好。勰复谓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因此复号茗饮为酪奴。时给事中刘缟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而好苍头水厄。彭城王家有吴妓,以此言戏之。自是朝贵让会,虽设茗饮,耻不复食。后江表残民远来降者,侍中元义欲为之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萧正德不晓义意,答:下官虽生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举坐笑焉。又《魏录》曰:琅琊王肃昔在南朝,好茗饮莼羹,及过北,又好羊肉酪浆。尝云:羊,陆产之宗;鱼,水族之长。羊比鲁齐之大邦,鱼比邾莒之小国,唯茗饮不中与酪浆作奴。

待枪旗而采摘,

《茶谱》曰:团黄有一旗二枪之号,言一叶二芽也。

对鼎鬲以吹嘘。

左思《娇女诗》曰:吾家有好女,皎皎常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白清历。贪走风雨中,攸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鬲。

则有疗彼斛瘕,

《续搜神记》曰:桓宣武有一督将,因时行病后虚热,便能饮复茗,必一斛二斗乃饱。裁减升合,便以为大不足,后有客选之,便进五升,乃大吐。有一物出如升大,有口形,质缩绉,状如牛肚。客乃令置之于盆中,以斛二斗,复茗浇之,此物吸之,都尽而止。觉小胀,又增五升,便悉混然从

口中涌出。既吐此物,病遂瘥。若问之此何病。答曰:此病名为斛茗瘕也。

困兹水厄。

《世说》曰:晋王漾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

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擢彼阴林,

陆羽《茶经》曰:艺茶欲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阳岸阴林,紫者上,绿者次。

得于烂石。

《茶经》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先火而造,乘雷以摘。

《茶谱》曰: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常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限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俟,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瘥。时到城市,人见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今四顶采摘不废,惟中顶草太繁密,云雾蔽障,鸷兽时出,人迹稀到矣。今蒙顶茶有雾鲮牙、筏牙,皆云火前,言造于禁火之前也。

吴主之忧韦曜,初沐殊恩。

《吴志》曰:孙皓每宴席饮后必服茗,每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浇灌取尽。韦曜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密赐茶茗以当酒。至于宠衰,更见逼强,辄以为罪。

陆纳之待谢安,诚彰俭德。

《晋书》曰:陆纳为吴兴太守时,谢安欲诣纳。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请,乃私为具宴。既至,纳所设惟茶果而已。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安去,纳杖假四十。云: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别有产于玉垒,造彼金沙。

《茶谱》曰:玉垒关外宝唐山有茶树,产于悬崖,笋长三寸五寸方有一叶两叶。湖州长兴县啄木岭金沙泉,即每岁选茶之所。湖常二郡接界于此,厥上有境会亭。每茶节,二牧皆至焉。斯泉也处沙之中,居常无水,待造茶,太守具仪往拜敕祭,泉顷之发源,其夕清溢。供御者毕,水微减;供堂者毕,水已半之;太守造毕,即涸矣。太守或还旆稽期,则示风雷之变,或见鸷兽毒蛇木魅焉。

三等为号,

《茶谱》曰: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火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

五出成花。

茶之别者,枳壳芽、枸杞芽、枇杷皆治风疾。又有皂夹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五花茶香,其片作五出花也。

早春之来宾化,

《茶谱》曰: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其次白马,最下涪陵。

横纹之出阳坡。

《茶谱》曰:宣城县有丫山小方饼,横铺茗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为阳坡,其茶最胜者也。

复闻灉湖含膏之作,

《茶谱》曰:义兴有灉湖之含膏。

龙安骑火之名。

《茶谱》曰:龙安有骑火茶,最上。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

柏岩兮鹤岭,

《茶谱》曰:福州柏岩极佳。又洪州西山白露,及鹤岭茶尤佳。

鸠坑兮凤亭。

鸠坑在穆州,出佳茶。《茶经》曰:生凤亭山飞云、曲水二寺,青岘、啄木二岭者,与寿州同。

嘉雀舌之纤嫩,玩蝉翼之轻盈。

《茶谱》曰:蜀州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牙所造,以其牙似之也;又有片甲者,牙叶相把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

冬芽早秀,

冬牙,言隆冬甲坼也。

麦颗先成。

见上。

或重西园之价,

《江氏传》曰:统选愍怀太子洗马,尝上疏谏曰:今西园卖醯、面、茶、菜、蓝子之属,亏败国体。

或侔团月之形。

《茶谱》曰:衡州之衡山,封州之西乡茶,研膏为之,皆片团如月。

并明月而益思,

《本草拾遗》曰:皋卢苦平,止渴除痰,不睡,利水道,明目。华佗《食论》曰:苦茶久食益意思。

岂瘠气而侵精。

《唐新语》曰:右补阙毋景博学,有著述才,性不饮茶,著

《茶饮序》曰: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获益则功归茶力,贻患则不谓茶灾。岂非福近易知,祸远难见者乎。

又有蜀冈牛岭,

《茶谱》曰: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枕蜀冈,有茶园,其味甘香,如蒙顶也。又歙州牛栀岭者尤好。

洪雅乌程。

《茶谱》曰:眉州洪雅,丹陵昌合,亦制饼茶,法如蒙顶。《吴兴记》曰: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藓。

碧涧纪号,

《茶谱》曰:有水江园、明月簝之名。

紫笋为称。

《茶谱》曰:蒙顶有研膏茶,作片进之。亦作紫笋。

陟仙厓而花坠,

《茶谱》曰:彭州蒲村堋口,其园有仙压、石花等号。

服丹丘而翼生。

《天台记》曰: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至于飞自狱中,

《广陵耆老传》曰: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擎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暮,其器不减。所得钱与道旁孤贫乞人。或执而系之于狱,夜擎所卖茗器飞出狱去。

煎于竹里。

唐肃宗尝赐高士张志和奴婢各一人,志和配为夫妻,名之曰渔童、樵青。人问其故,答曰: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效在不眠,

博物志》曰:饮真茶令人少眠睡。

功存悦志。

《神农》曰:茶茗宜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或言诗为报,

《茶谱》曰:胡生以钉铰为业,居近白蓣洲,旁有古坟。每因茶饮,必奠酹之。忽梦一人谓之曰:但率子意言之,当有致矣。生后遂攻诗焉。时人谓之胡钉铰诗。

或以钱见遗。

异苑》曰:剡县陈务妻少寡,与二子同居,好饮茶。家有古冢,每饮辄先祠之。二子欲掘之,母止之。夜梦人致感云:吾虽潜朽壤,岂忘翳桑之报。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惟贯新耳。

复云叶如栀子,花若蔷薇。

《茶经》曰:茶者,南方嘉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蔹,四曰茗,五曰荈。注:蔎音设。

轻飚浮云之美,霜笥竹箨之差。

《茶经》曰:茶千类万状,略而言之,有如胡人靴者,蹙缩然:苟牛臆者,廉谵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飚拂水者,涵澹然,此茶之精好者也。有竹箨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簏徒然;如霜苛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其形萎瘁然,此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于封七经日,胡靴至霜笴凡六等。

唯芳茗之为用,盖饮食之所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