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人疑病症,怎样治疗?

浏览

疑病症是老年人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这类病人常因失去家庭和朋友,失去终身职业,健康状态不佳,谋生能力减弱,收入减少,权力、地位和威望的丧失等社会变化,而无法适应,变得孤独,存在被抛弃感,把注意力高度地集中到自身的健康上,对体内的轻微不适,表现过于敏感、关切、紧张、惊恐、并努力寻找不适感的原因。一旦遇到某些病理因素或偶然事件时,由于自我联想和暗示,并与内脏的轻微不适感联系起来,形成疑病观念。如怀疑得了脑瘤、胃癌、心脏病、害怕会发展成精神病等。其疑病症状持久存在,相当牢固。大多数疑病症是缓慢起病的。例如患者在妻子因癌症死亡后,经常回忆其妻死的情景,逐渐产生恐惧、怀疑自己也得了癌症而将死去。极少数人在一次与健康有关的意外事件后或医源性影响下(如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对病人所引起的心因致病作用),病人则感到全身不适,手脚发软,动一动就头晕等,尽管检查并无阳性发现,病人却以为患了某种重病,可能较长时间卧床不起。疑病症病人有各式各样的行为表现,经常到处求医,请专家会诊,要求医生挽救其生命,不仅劳民伤财,还常常抱怨家属不体贴、不照顾,要求家中所有的人为了他的病作出更大的牺牲,经常在家发脾气、摔东西。还对医生不满,埋怨医生漠不关心,查不出他的病,不给他做特殊检查和治疗。还有个别病人固执、偏见、拘谨,从不接受医生的解释,看医学书很多,往往引用医学书籍上的论述企图驳倒医生,不信赖医生,坚持己见,甚至自备一些医疗器械(如显微镜、血压计、听诊器等),用以系统地“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

  疑病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大体可分为:疑病性烦恼,对身体健康的过分注意,疑病性不适感,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等。老年人疑病症可包括单一症状或多方面症状,是一组特定的疑病神经症。

  关于疑病症的防治,首先应该选用“自我疗法”,要求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情绪,要性格开朗,豁达大度,不为琐碎小事而动肝火。遇事要冷静,不生闷气,不极度兴奋和过分忧郁,不要过于责怪别人。生活要充实,学会寻找乐趣,如读书报、练书法、写文章、访亲友、多散步、下象棋,或者欣赏摄影、画册,通过画面的风格、布局、色彩、立意等,激起自己的想象和沉思,从而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心态得到平衡,疑病症状也随之减轻而消失。

  其次是采用心理治疗。对患疑病症的老年人必须因势利导,根据老年患者的特征、病因和不同的心理状态,慎重地制订心理治疗方案,明确目的,讲求实效,内容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要求患者密切配合,患者与医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相互信赖关系,其治疗效果是满意的。在心理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音乐治疗。音乐对人的心身具有调节作用,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能激发人体内的潜能,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保持情绪稳定,陶冶情操,调整心身平衡,对疑病症治疗效果最佳。

  在药物治疗方面,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但最近有较多作者报告,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哌迷清治疗疑病症,可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