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骗子的伎俩

浏览

骗子之骗术,可谓五花八门,诡计多端。但自古及今,其传统手法不外为五个字:装、色、吓、诈、串。

  装骗:即伪装身份、职业或其他为世人所崇敬的角色行骗,其中又有装官行骗(伪装成上级首长、首长秘书、高干子弟、新闻记者,政法公安人员等等行骗);装亲行骗(装成富人亲戚,骗取富人钱财);装富行骗(乔装成公司经理或港澳台富商,到处招摇撞骗);装神行骗(江湖骗子作为”师门”法宝,装神扮鬼,以画符、念咒、扶乩、祈神禳鬼等花样愚弄群众,骗财骗色)。

  色骗:以女色为钓耳,骗取钱财。常见者一曰“放白鸽”二曰“仙人跳”。所谓“放白鸽”,就是行骗者将自己妻女或拐骗而来的女子,“放”出去当有钱人妻妾,嘱其捞足钱财后再象鸽子那样飞回来。所谓“仙人跳”,就是男女合伙,猎物上钩之时,女骗子之“丈夫”或“亲属”突然闯入,敲诈勒索。

  吓骗:用恐吓手段敲诈勒索钱财。通常采用写匿名信,信中夹带“利刃”之类的凶器,恐吓对方于指定时间、地点交出指定数额的款项。

  诈骗:施用各种奸诈之诡计行骗。目前常见的是利用签订购销合同、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诡计行骗。

  串骗:合伙串通行骗。当今骗子大多结成团伙,狼狈为奸。骗子的骗术总是因人而施。贪图小利者,以金钱为诱饵;喜欢女色者,以色相为诱饵;官欲熏心者,以官位为诱饵;信神信鬼者,以神灵为诱饵。可见,骗子所以得逞,不一定是骗术高明,乃因被骗者心理上有许多一攻就破的弱点。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新时期,骗子又变换手法,较多采用如下骗术:以签订购销合同为名行骗:就是打着“国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招牌,采取“你购什么东西,我可以供应什么”等诈骗方法,以“烟搭桥,酒开路,钱笼络”等手段,买通对方有关人员订立合同,以达到诈骗之目的。以办学为名诈骗:诈骗分子利用广大青少年急于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心理,以办“刊大”、“函大”、“补习班”、“技校”以及“预售书籍”,发“通讯员”、“记者”证等名义,通过广告形式进行诈骗。以伪币和假劣商品诈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更加繁荣。一些人想发财,而又不想付出艰苦劳动,财迷心窍不走正道,便无视国家法律,以少利小本大肆伪造假币、名牌产品、商标,包装贩卖倒卖,牟取暴利。有的诈骗分子还以代购代销紧俏商品行骗。

  诈骗对象也有改变:行骗对象由过去的不特定的个人转向“两户一体”中的万元户或国营、集体企业,特别是缺乏经营管理经验的乡镇企业。诈骗的数额往往很大,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在手法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如境外人员利用已被吊销或伪造的信用卡,在我国银行骗领外汇或兑换券,假借合股合资经营或筹集资金之名,骗取单位或个人交纳股份基金,得手后逃之夭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