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怎样检查胎儿情况?

浏览

在漫长的十月怀胎期间,医务人员不可能一刻不离地守候在孕妇身边。胎儿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肌肉运动以及异常表现,总是妈妈首先感觉到。在家里,孕期自我监测主要就是监测胎儿的胎动、胎心及子宫增长情况。

  1.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之一,它与胎儿肌肉张力、神经系统功能有关。安静型胎儿胎动比较柔和,次数较少;兴奋型胎儿胎动动作大,次数多,胎儿受到外界刺激如声音、振动等时,胎动也会增多。胎动减少是胎儿缺氧的早期表现,胎动消失24~48小时后胎儿即可死亡,胎心消失。

  孕妇取左侧卧位,每日分早、中、晚3次检查胎动,每次1小时,3次胎动次数相加乘4即为12小时胎动次数。如果12小时胎动次数大于30次,表示胎儿正常,而小于30次则应到医院检查。也可以在每天同一时间数1次胎动,每次1小时。

  如果1小时胎动在3次以上表示胎儿正常,小于3次则应找医生检查。需要注意的是,数胎动时一定要认真,环境要安静,不能边看电视、看书报、织着毛衣边数胎动。

  2.胎心。听胎心需借助仪器,可从医院产科租借一种简易听筒或袖珍多普勒仪。如果胎儿是头位,可在脐下左或右侧听;如果是臀位,可在脐上方左、右侧听。必要时可先由医生大体确定一下位置再自己检查。

  听诊时,可以听到清晰的胎心搏动的声音,频率较快,每分钟120~160次。如果少于120或高于160次,可间隔10分钟后再听1次。如果还不正常,应到医院检查。需要注意的是,胎动后胎心可能快,这是正常现象。

  3.子宫底高度。孕妇平卧,双腿伸直,用软尺测量从耻骨联合上方到子宫底最高处的距离。必要时可由医生帮助下学习1次。正常情况下,妊娠28周后,每周应增加1厘米。如果持续2周不增长,应注意是否是胎儿生长停滞;如增长过快、过多,则可能是多胎妊娠、胎儿过大或羊水过多。

  以上几种方法,简单易行,在家中可以完成。有异常情况时,可以早发现,以期得到及时处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