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读后感作文大全500字

浏览

本文包含汤姆索亚读后感(509字)、《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43字)、观《驯龙高手》有感(465字)、种子的力读后感(478字)、学习也很快乐读后感(552字)、水浒传读后感(497字)、一只贝读后感(484字)、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539字)等500字左右的初中二年级读后感作文10篇,供您参阅。

汤姆索亚读后感_500字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汤姆幼年双亲去世,由波莉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波莉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一天深夜,他与好朋友哈克贝利·费恩到墓地试试胆量,可是无意中目睹了一起凶杀案的发生。还有一次,汤姆、哈克带着乔·哈波一起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弄得家里以为他们去世了,结果他们却出现在了自己的“葬礼”上。从他们在困难中表现出正直和勇敢,在平时生活中聪明活泼,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了这本小说后,我觉得做人应该要正直,诚实,遇到困难要镇定自若,冷静分析,并尝试勇于解决问题,在我们考试失败后,我们也要多加勤奋,不要灰心气馁,争取更好的成绩,如果能够克服到困难,走向成功,这可是一件可歌可泣的事情。汤姆在充满阳光的世界里,告诉我们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可成真。终有一天,我们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创造出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梦幻天地。

所以童年时期特别宝贵,不过人总要向前望,我相信,接下来的日子一定会更充实,更充满活力。

成语枯燥乏味:枯燥:单调无趣。指单调缺乏情趣兴味。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一个人开车真是枯燥乏味。如果润生在旁边坐着,他们还能说点什么。”

成语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如: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又如:看那些交了卷出去的人真象自由自在的仙人。——叶圣陶《马铃瓜》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_500字

今天,我看完了《穆斯林的葬礼》,我了解了穆斯林的文化,也长了知识。

这本书讲述了三代人命运的沉浮。

师傅梁亦清死后,徒弟韩子奇独自挑起大梁,完成师傅未雕完的玉,并娶了师傅的女儿梁君碧。之后他们有了韩天星。可是,因为当时战乱,韩子奇只好带着玉和妹妹梁冰玉去了英国,可回来时却多了一个小孩子,韩新月。姐姐看到后逼得妹妹远走他乡,新月也成为她的女儿。而冰玉却成为新月的“小姨”。

时光荏苒,天星和新月都渐渐长大了。天星去挣钱了,并娶了新月的同学陈淑彦。而新月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燕大,认识并喜欢上了自己的老师楚雁潮。这一切,应该是最好的结局。可命运总是不尽人意。韩子奇突然住院了,家人都闻声赶来,可是新月因为承受不住,也病倒了,而且医生说她没多少时间了,这对全家人来说是一个晴天霹雳,可最后又有什么办法?她得的可是风湿性心脏病,心脏二尖瓣闭锁啊!命运为何如此残忍,夺取了一个十八岁少女的命,这是人生中美好的年龄啊!而新月死后不久,韩子奇也走了。“玉王”从此也消失了。

几年之后,冰玉回来了。可惜的是她再也见不到她的“侄女”了………

这个结尾引人深思,为什么主人公会落到这般田地?平常我们总在怨天尤人。但其实,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掌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规划我们自己的人生!

成语怨天尤人:怨天尤人[yuàn tiān yóu rén],意指抱怨上天,责怪他人。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语本《论语·宪问》。[源]《论语·宪问》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典故]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晚年致力整理古代典籍,并开平民教育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後世尊为“至圣先师”。《论语》一书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以及弟子互相问答的话,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在〈宪问〉篇中,孔子感慨没有一个人可以了解他,人海茫茫,却觅无知己。但他认为自己在遭受挫折、失败时,能不埋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学习身边平常的事物,进而深知自然生灭演变的道理,而能随遇而安、通晓德义。这样对人生的了解,已经到达某个境界了,而这个境界一般人很难体会,也只有上天才会知道。後来《论语》原文的“不怨天,不尤人”演变为“怨天尤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面对不如意时,一味地归咎客观环境,而不能自我检讨。

成语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如:《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又如: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因材施教。

观《驯龙高手》有感_500字

这是一个以猎龙为生的世界。勇敢的维京人世代与龙厮杀,主人公小嗝嗝的家族世代是屠龙英雄,也许是家族的优秀基因变异,小嗝嗝却是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瘦小男孩,甚至连蚂蚁都不敢踩死。而正是这个胆小的孩子,阴差阳错抓到了一只夜煞,小嗝嗝一时心软没有杀死夜煞,并与它相处甚好。在日积月累的相处中,小嗝嗝发现龙纯良热情,并不像人们所想的十恶不赦。在与夜煞相处的日子里,小嗝嗝发现了龙的特点,并运用在在白天的实战课上,小嗝嗝的进步神速让同学和老师惊呆了。最后小嗝嗝改变了族人们,每个族人与龙和谐相处。这个影片令我感触颇深,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就像这些龙,它们并不是绝对邪恶的,它们也有着善良的一面。小嗝嗝虽然不似其他族人身手灵敏,体格强健,但头脑聪明。他不盲目否定龙的一切,而是深入探究。也许他并不擅长于屠龙,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小嗝嗝也许注定不会屠龙,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方式驯服了龙,向族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有力地反击了他人的嘲笑。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废物,也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天才;只有愿意成为废物的人和想要成为天才的人!

成语阴差阳错: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如: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又如:他们阴差阳错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

成语十恶不赦:十恶不赦[shí è bù shè],意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罪。典出《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後用“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源]《隋书·卷二五·刑法志》高祖既受周禅,开皇元年,乃诏尚书左仆射、勃海公高熲,上柱国、沛公郑译,上柱国、清河郡公杨素,大理前少卿、平源县公常明,刑部侍郎、保城县公韩濬,比部侍郎李谔,兼考功侍郎柳雄亮等,更定新律,奏上之。其刑名有五:一曰死刑二,有绞,有斩。二曰流刑三,有一千里、千五百里、二千里。应配者,一千里居作二年,一千五百里居作二年半,二千里居作三年。应住居作者,三流俱役三年。近流加杖一百,一等加三十。三曰徒刑五,有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四曰杖刑五,自五十至于百。五曰笞刑五,自十至于五十。而蠲除前代鞭刑及枭首轘裂之法。其流徒之罪皆减从轻。唯大逆谋反叛者,父子兄弟皆斩,家口没官。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後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典故]据《隋书·卷二五·刑法志》载,隋文帝开皇年间,朝臣根据前代旧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种刑法,并且采纳及增删北齐十大恶刑的条目,按上“十恶”这个名称,分别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大罪刑。规定只要是犯了这十大罪刑其中一种,和因为杀人已经被判刑确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范围之内。後来这个典故被浓缩成“十恶不赦”,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种子的力读后感_500字

《种子的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以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积极抗日。今天我读了也深受启发和鼓舞。

我读了《种子的力》,感受最深的是一株任人践踏、无人注意的小草,它以顽强的生命力,掀翻压在它身上的石块,顽强地钻出地面,表现了不怕艰险,勇于磨炼,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也正需要这样的精神。我相信,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定能被我们打开,科学的高峰定能被登上。

我们决不能做“养育在温室里的盆花”,遇到困难就悲观叹气,失去前进的信心,那样只会步步后退。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经历:我和同学参加作文比赛,由于没发挥好水平,结果落选了。看着得奖同学的高兴劲,我难过得暗暗掉了几次眼泪,甚至对写作失去了信心,后来几次作文也远远落在同学们后面。这时,《种子的力》有力地鼓舞了我,于是我振作精神,努力学习,天天写日记,终于取得了进步,还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不久前,我参加了全国性的作文竞赛,还取得了三等奖呢。

今后,我要继续发扬种子精神,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努力向上。

成语不屈不挠:不屈不挠[bù qū bù náo],意指“不屈不挠”之“挠”,典源作“桡”。“桡”义同“挠”。“不屈不挠”指意志坚毅,不肯屈服。语本《荀子·法行》。[源]《荀子·法行》子贡问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桡,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遘闵既多,是用废黜。武阳殷勤,辅导副君,既忠且谋,飨兹旧勳。高武守正,因用济身。述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典故]先秦儒家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在《荀子》书中记载了一段孔子与门下弟子子贡的对话。子贡问:“为什麽君子重视玉而轻视珉呢?难道是因为玉少而珉多吗?”孔子答道:“欸!赐啊,这是什麽话呢!君子怎麽会因为数量多就轻视,数量少就看重呢?君子重视玉石,是因为玉石可拿来比拟君子的品德。玉石温润而有光泽,就好像仁;坚固而有文理,好比智;刚强不屈,就好像义;有棱角却不会割伤人,好比有德行的人;即使折断它也不会弯曲,就像勇;玉的瑕疵都显露於外,便是诚信;敲打玉石,声音清脆远扬,就像美好的言辞。所以即使珉有鲜艳的花纹,也比不上玉石的洁白明亮。这便是君子重视玉石的原因啊!”後来这里的“折而不桡”演变成“不屈不挠”这句成语,用来指意志坚毅不肯屈服。

成语不可抗拒:抗拒:抵御。无法抵御。如: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百万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这个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又如:王朔《动物凶猛》:“在格斗中表现勇猛和对异性有不可抗拒的感召力。”

学习也很快乐读后感_500字

前一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两本书,一本是《爱是不自私》,一本是《学习也可以很快乐》。两本书我都很喜欢,尤其最喜欢这本《学习也可以很快乐》。

每天我回家按照妈妈给我制定的读书计划阅读一个小时,我越读越觉得看书也可以使我很快乐。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金珠的小女孩,她有一个梦想:长大当一名宇航员,但妈妈认为她的梦想遥不可及,金珠为了打动妈妈开展了一次“特别行动”,她开始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她为此梦想努力的过程中她认识到在学习中享受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成就,那学习也可以很快乐。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不管你的梦想离你有多远、目标有多大,只要默默付出、不懈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慢慢熟悉这些事情,一开始你觉得很难的问题,自然也就会变得很简单。取得成就就需要持久的毅力和不断的努力;成就就像人生之树的树枝,它们充分吸收营养和水分,越来越繁茂,最后它会接出成就果实。这个果实帮助我们由弱变强,让我们感到幸福。更神奇的是,它不仅给我们自己带来快乐,而且还会给别人带来希望。

我决定也要像金珠那样,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我也要有自己梦想,为梦想而学习。所以我要不断地积极学习,把学习当做是一种快乐、一种乐趣、一种幸福。为我的梦想吸取知识的养分,我也要种出我的成就果。分享给我的老师,我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同学们。

水浒传读后感_500字

今年暑假,我又把《水浒传》拿出来看。这本书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但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的施耐庵,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名好汉在梁山泊聚义,替天行道、匡扶正义,以及聚义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一百零八名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有孝顺仗义的及时雨宋江、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吴用、性格刚烈的黑旋风李逵、枪法入神的豹子头林冲、为人豪爽的花和尚鲁智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者武松……

梁山好汉中,我最喜欢的是小李广花荣。他不仅有潘安之貌,更兼有李广之才。在一次次的神射中能将他的性格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祝家庄和清风寨的那两章节。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九。

在《水浒传》中,除了小李广花荣,我还喜欢母夜叉孙二娘。她是菜园子张青的老婆,梁山泊上仅有的三女将之一,担任梁山驻西山酒店迎宾使兼消息头领,迎来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条好汉,不过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被杜微的飞刀打中阵亡。她胆子大,武艺强,行动野蛮,有智慧且精明豪放,我都想拜她为师呢!

读了《水浒传》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人一定要正直,行善,不能嚣张跋扈,欺善怕恶。

成语拔刀相助: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如: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又如: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

成语路见不平:指见到不平的事。如: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俺却路见不平,直送他到沧州,救了他一命。”又如:他赶快转过口又说道:‘我不过路见不平,说几句气话罢哩!’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十

一只贝读后感_500字

今天,我读了《一只贝》,一读鼻头酸酸的。

《一只贝》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常年生活在海里。孩子们来到海滩玩耍,捡起来许多好看的贝,但没有把它捡起,因为它常年被一粒沙子折磨着,壳上变得黯然无光,失去了做贝的荣誉,最后,那石子变成了一颗罕见的大珍珠,而贝早已不知去向。

我得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它受尽了石子的折磨,变得丑陋不堪,其它贝都不愿意跟它交谈,在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其它贝正接受着阳光给自己的“荣誉”,而这只贝却躲在深海的一角,承受着生不如死的折磨。在月光照耀的时候,其它贝享受着做贝的乐趣,它只能呆在一边,眼巴巴地望着伙伴,也想上去享受乐趣。在伙伴交谈的那时,它也只能躲着伙伴,不让它们看到自己,尽管它也想上去说话……

在可怜的同时,它也是只可敬的贝,因为它用自己的血和肉把石子磨制成珍珠,还默默地忍受着朋友的冷落,石子的折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又把自己的生命、一生的荣誉等等都交付给了珍珠,而自己却悄悄地离开了……

从这只贝身上我知道了:人生中有许多“绊脚石”“拦路虎”好比文中的石子,我们应该像贝一样,用双手打造新的幸福生活。

成语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如: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又如:踢开绊脚石,好好干吧。

成语生不如死:活着还不如死去。指人的处境十分恶劣。如:清·石玉昆《小五义》第十回:“奈因阳世三间,没有我脚踏之地,是生不如死!”又如:他们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和老师的谈话读后感_500字

看完推荐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和教师的谈话》,受益非浅。感到自己应该看的书太多。就先选择这本赞科夫的《和教师的谈话》吧。我打算看后,按章节写出不能称为读后感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分享。

“课堂上的生活”这节和教师谈到学生课堂上的生活,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吧。首先是对提出的“学习要联系生活”的看法。学习怎么联系生活?就是把自己的生活用作文写出来吗?不是的,太狭义了。联系生活,就是要把时事搬上课堂。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在课堂上谈论。如果身边发生了大的事情,而课堂却对这些事情只字不提或者只言片语,那课堂学习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要拿出课堂上的时间,让同学来谈论身边的事情。“课堂要学习课文,没有时间。”有的老师这么说。是的,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很多时间都被浪费掉了。在班级里创设一种能够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各种印象、感受和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就要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 见,就可以受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我们的课堂有这样的内容吗?应该有,学校不应该和社会隔离,这样学知识就是死学。

接着谈到了教师该如何去上课。当时,他们的教师上课旧的模式。首先是读书,接着是分段分析,再感情朗读,再列提纲,谈中心思想。

成语推心置腹: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意指把赤忱之心推到人家肚子里。比喻以至诚待人。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源]《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更始遣使者,即立帝为萧王。诸将议上尊号,帝不许。帝击铜马,大破之,受降适毕,封降贼渠率,诸将未能信,贼亦两心。帝敕降贼各归营勒兵待,帝轻骑入,案行贼营。贼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由是皆自安。另可参考:《後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典故]据《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推行改革政策,却因法令烦苛,弄得民不聊生,四方分裂。此时刘秀兄弟也以恢复汉室为号召,拥立刘玄为更始皇帝,加入反王莽政权的阵容。刘秀待人诚恳,擅於用兵,军民悦服。邯郸一役,刘秀大败莽军,被刘玄封为萧王。後来刘秀又北上击败强大的铜马军以及其他的割据势力,战败军队纷纷投降。刘秀收编降卒,原先的首领也都分派官职。但是这些首领们仍然心存疑虑,深怕刘秀终会对他们不利。刘秀看出他们的心态,就下令让他们仍然回去带领自己的部队,自己只带着极少的随从前去巡察。降将们看到刘秀对他们毫无戒心,十分信赖,便说:“萧王把他的赤诚之心都推移到人家的肚子里了,我们怎能不舍命回报呢?”後来“推心置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以至诚待人。

成语只字不提: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如:贾芝《<李大钊诗文集>重版后记》:“在这本‘党史’里,李大钊同志的历史功绩不见了,只字不提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又如:他对此事只字不提。

唯有死神永生的宇宙—读《三体》有感_500字

《三体》是一部由作家刘慈欣创作的史诗科幻巨著。文中讲述了宇宙宏世界的残酷与竞争。内容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我已看了数遍,依旧不厌。

这本书主要讲生存条件苛刻的三体人发现地球这块宝地,决定全族迁移过来,发动了“智子”和“水滴”两种武器欲毁灭人类。而作为抵抗人的面壁者之一的罗辑,虚度数十年光阴后做出一个决定——以地球为要挟,一旦三体人决定进攻,罗辑就会引爆水星上的爆炸装置,在三体人迁移过来之前将太阳系覆灭!但正是这个疯狂的想法威胁到了三体人。当罗辑发现这样有效时,毅然担起了守护的重任,让人类在他的庇护下取得了一线生机。

但真正的宇宙显然更加残酷,完全不似一个繁荣的文明世界。各个族信奉的都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一切有发展潜力的星球都会被强大的种族在发展起来之前扼杀于摇篮,比如地球。地球人本来都躲过了三体人的进攻,甚至在机缘巧合下与三体人达成盟友的关系,拥有无限潜力,却被高等种族注意,被一颗对于顶尖种族来说不过相当于一个玩具的导弹,摧枯拉朽般的毁灭。

真正永生的,只有那些站在宇宙顶尖,毁掉一个又一个年轻种族的——“死神”。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我无暇顾及其它,只是在脑海中一遍遍回放着这本书的故事。

成语无暇顾及:暇:闲暇;顾及:照顾到。没有功夫顾及到。如:那时只要一个“俄”字,已够惊心动魄,自然无暇顾及时代和内容。——鲁迅《而已集·扣丝杂感》

成语弱肉强食: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如: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强之食。”明·刘基《秦女体行》:“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又如:在这样“弱肉强食”的情况下,“生活”是终于不易保全的。——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

岳飞读后感_500字

我读了《岳飞传》后,有很多感想。我觉得岳飞是一个孝子,懂得感恩,精忠报国。他从小家境贫寒,家住汤阳县。有一天,突然发起洪水,岳家被冲毁,岳家母子跳入花缸,漂流到麒麟村。开始拜周侗为师学武学艺,在麒麟他认识了王贵、汤怀等人。当时朝廷混乱,金兵趁势攻打宋朝,朝廷多员大将战败,于是朝廷就派人去找到岳飞,让他当先峰大将军。岳飞带领士兵收复牛头山、爱华峰等地。在战争中他认识了施全、杨虎、岳真、孟邦杰等。岳飞抗击金兵无数,打败了众多金将,岳飞在朱仙镇大战中重创金兵,正当他乘胜追击之际,突然接到秦桧假借朝廷名义发来的十二道金牌,让他班师回朝,使得大好战争局面丧失殆尽。最后岳飞遭秦桧诬陷入狱。在忠臣思想的驱使下,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让岳云、张宪遭到残害,岳飞时年三十九岁。岳飞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我不仅读了岳飞传,爸爸还带我去了开封的朱仙镇岳飞庙,在那里我参观了解了岳飞抗金的故事,看到了英武高大的岳飞像,还鞭打了秦桧等诬陷岳飞的坏人。在岳飞庙我舞动了岳家枪,挥起岳家棒。

我通过阅读岳飞传和参观岳飞庙,从中感悟很多道理,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更加刻苦、努力,上课应该专心听讲,回家及时完成作业,等长大了也为国家出力。

成语班师回朝: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如: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奉圣旨破吐蕃,定西夏,班师回朝,便当请功受赏。”又如:后主(刘禅)下诏,宣孔明班师回朝。——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成语乘胜追击:乘:趁着。趁着胜利的形势继续追击敌人,扩大战果。如:《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又如:李思安跃马交斗,经二十余合,思安拽枪徉败,退去。单可及乘胜追击。——《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