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停”的成语(31个)

浏览

本文整理了停妻再娶、鹄峙鸾停、窝停主人等含“停”的成语31个,其中“停”开头的成语11个,“停”结尾的成语3个,“停”在中间的成语17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停”开头的成语

1、停妻再娶[tíng qī zài qǔ]

【解释】有妻并未离异,又与人正式结婚。

【出处】元·杨景贤《刘行首》第三折:“员外,你不回家来,原来在这里,做个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见官去。”

【示例】据我看来,这人年纪虽觉得大些,然究竟现居官场,断不敢干那停妻再娶和明妻暗妾的事。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一回

2、停辛伫苦[tíng xīn zhù kǔ]

【解释】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出处】唐·李商隐《河内诗二首》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

3、停辛贮苦[tíng xīn zhù kǔ]

【解释】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同“停辛伫苦”。

【出处】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结论》:“及读意大利建国史,而观其千回百折、停辛贮苦、吞酸茹险之状,自设身以当此境,度未有不索然气沮。”

4、停传常满[tíng chuán cháng mǎn]

【解释】停传:馆舍。馆舍里经常住满客人。形容交游广泛,应接不暇。

【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俾夜作昼,星言夙驾,送往迎来,停传常满。”

5、停阴不解[tíng yīn bù jiě]

【解释】停阴:集结不散的阴云;解:散开。集结着的阴云一直不散开。形容久雨不晴。

【出处】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二首》其二:“停阴结不解,通衢化为渠。”

6、停滞不前[tíng zhì bù qián]

【解释】滞褐土簟MV瓜吕矗患绦敖

【出处】清·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百学问,莫不发源于上右,而或则逐渐发达,或则停滞不前,彼停滞焉者,必有为之阻力者也。”

【示例】社会是发展的、进步的,决不会停滞不前,或者倒退。

7、停瞋息怒[tíng chēn xī nù]

【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示例】经过我好一番折腾,他终算停瞋息怒了

8、停云落月[tíng yún luò yuè]

【解释】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出处】晋·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9、停僮葱翠[tíng tóng cōng cuì]

【解释】停僮:枝叶茂密;葱翠:苍绿色。形容树木枝叶十分茂密。

【出处】晋·潘岳《射雉赋》:“尔乃搫场拄翳,停僮葱翠。”

10、停留长智[tíng liú zhǎng zhì]

【解释】指事情耽搁久了,就会想出主意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1回:“常言道‘停留长智’。那妖精倘或今晚不睡,把师父害了,却如之何?”

【示例】我们快去,千万别让他停留长智。

11、停工待料[tíng gōng dài liào]

【解释】停止生产,等待原料。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8章:“五月十五日,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

【示例】在停工待料期间,我们安排工人检修机器。

“停”结尾的成语

1、鹄峙鸾停[hú zhì luán tíng]

【解释】形容人仪态端庄,姿容秀美。

【出处】明无名氏《四贤记·会母》:“看他眉儿秀,额儿嶢,鹄峙鸾停一俊髦。”

2、树欲静而风不停[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tíng]

【解释】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出处】《孔子家语·致思》:“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来者,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

3、树欲息而风不停[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解释】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出处】宋·陈亮《祭凌存仲母夫人文》:“树欲静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停”在中间的成语

1、窝停主人[wō tíng zhǔ rén]

【解释】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出处】宋洪迈《夷坚癸志·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2、居停主人[jū tíng zhǔ rén]

【解释】居停:寄居之处。寄居之处的主人。指房东。

【出处】《宋史·丁谓传》:“帝意欲谪(寇)准江淮间,谓退,除道州司马。同列不敢言,独王曾以帝语质之。谓顾曰:‘居停主人勿复言。’盖指曾以第舍假准也。”

【示例】已求此公作居停主人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桓侯》

3、激薄停浇[jī bó tíng jiāo]

【解释】形容振作人心,挽回不良的社会风气。

【出处】《梁书·明山宾传》:“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4、鸾鹄停峙[luán hú tíng zhì]

【解释】停:停留止息;峙:耸立。像鸾鹄一样停息和耸立着。多用以喻称他人子孙俊秀。

【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5、门无停客[mén wú tíng kè]

【解释】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门不停宾,古所贵也。”《晋书·陶侃传》:“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

6、渊停山立[yuān tíng shān lì]

【解释】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出处】清·钱谦益《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公生而孝友顺祥,笃诫明允,渊停山立,不苟訾笑。”

7、裂石停云[liè shí tíng yún]

【解释】震开山石,使行云停住。形容声音高亢嘹亮,婉转动人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6回:“婷婷袅袅,锦簇花攒,端的有裂石停云之音,霓裳羽衣之妙。”

8、四停八当[sì tíng bā dāng]

【解释】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须要熟看熟思,久久之间,自然见个道理,四停八当。”

9、鸾停鹄峙[luán tíng hú zhì]

【解释】用以比喻子孙贤俊。同“鸾鹄停峙”。

【出处】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示例】今伯母之膝下,跪而称觞者,子十有一人,孙三十有许人,鸾停鹄峙,琼芬蕙列,又长支中最繁盛者。 ——明·袁宏道《寿洪太母七十序》

10、游响停云[yóu xiǎng tíng yún]

【解释】形容响亮的歌声,高入云霄,能使流云受阻而停下来。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示例】真个是遗声振木,游响停云。 ——明·汪廷讷《广陵月》第四出

11、手不停挥[shǒu bù tíng huī]

【解释】手不停顿地挥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12、调停两用[tiáo tíng liǎng yòng]

【解释】指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出处】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追复扬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门户宗盟,杜调停两用之局,防其夤缘一旦。”

13、七停八当[qī tíng bā dàng]

【解释】形容各个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料理得很妥当。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次日清早,又是那婆娘先起身来,烧热了汤,将昨夜剩下米煮了早饭,拂拭净了椅桌。力力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当。”

【示例】活鬼随同众鬼,将许多家什物,忙忙的搬回家去,幸亏人多手杂,一霎时都已七停八当。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

14、息怒停瞋[xī nù tíng chēn]

【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15、手不停毫[shǒu bù tíng háo]

【解释】手不停顿地书写。形容不停地写作。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白左手将须一拂,右手举起中山兔颖,向五花笺上,手不停挥,须臾,草就吓蛮书。”

【示例】亭亭铺下笺纸,手不停毫,草草写去。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16、马不停蹄[mǎ bù tíng tí]

【解释】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示例】马不停蹄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远,方始勒住马。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

17、门不停宾[mén bù tíng bīn]

【解释】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出处】《晋书·王浑传》:“座无虚席,门不停宾。”

【示例】门不停宾,古所贵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