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梅”的成语(24个)

浏览

本文整理了梅林止渴、止渴思梅、盐梅舟楫等含“梅”的成语24个,其中“梅”开头的成语2个,“梅”结尾的成语5个,“梅”在中间的成语17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梅”开头的成语

1、梅林止渴[méi lín zhǐ kě]

【解释】看到梅林就可以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北周·庾信《出自蓟北门行》:“梅林能止渴,复姓可防兵。”

【示例】阳焰充饥,梅林止渴。(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三)

2、梅妻鹤子[méi qī hè zǐ]

【解释】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终生不娶,宋健懊菲藓鬃印薄

【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復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示例】兆熊说:‘像是像,不过,有最重要的一点不像。人家和靖居士是梅妻鹤子,你却是妻儿成群。’——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血祭》第二章四

“梅”结尾的成语

1、止渴思梅[zhǐ kě sī méi]

【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2、止渴之梅[zhǐ kě zhī méi]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邵注四库简明目亦未及见。然其词今皆为王张二刻所有,亦足为止渴之梅矣。(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

3、止渴望梅[zhǐ kě wàng méi]

【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

4、香药脆梅[xiāng yào cuì méi]

5、调剂盐梅[tiáo jì yán méi]

【解释】盐、梅:调味品。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和因素,多指宰相职责。后也指调解家庭矛盾。

【出处】《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示例】我一向原没学问,只因两个房下动了曲直之味,我调剂盐梅,燮理阴阳,平白添了许多大学问。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九回

“梅”在中间的成语

1、盐梅舟楫[yán méi zhōu jí]

【解释】盐和梅调和,舟和楫配合。比喻辅佐的贤臣。

【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春科》:“际风云,盐梅舟楫,一德务臣君。”

2、盐梅相成[yán méi xiāng chéng]

【解释】盐味与酸味相调和。比喻济世的贤臣。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窃意二老(太公、伯夷)受文王之养,平居暇日,同堂合席,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3、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4、雪胎梅骨[xuě tāi méi gǔ]

【解释】比喻高洁。

【出处】清·李渔《怜香伴·香咏》:“小姐这等诗真有雪胎梅骨,冷韵幽香。”

5、驿寄梅花[yì jì méi huā]

【解释】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出处】三国·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卿寄一枝春。”

【示例】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宋·秦观《踏莎行》词

6、黄梅不落青梅落[huáng méi bù luò qīng méi luò]

【解释】比喻青年人比老年人早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正是古人云: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

7、水火相济,盐梅相成[shuǐ huǒ xiāng jì,yán méi xiāng ché]

【解释】烹饪赖水火而成,调味兼盐梅而用。喻人之才性虽各异,而可以和衷共济。

【出处】《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天子置三公九卿……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成,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

【示例】[太公伯夷]念王室之如毁,固欲起而救乱,思冠冕之毁裂,又恐因而阶乱,故水火相济,盐梅相成,各以一事自任。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

8、望梅阁老[wàng méi gé lǎo]

【解释】比喻徒有虚名之官。

【出处】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 画饼尚书不救饥。”

9、驿路梅花[yì lù méi huā]

【解释】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出处】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官桥杨柳和愁折,驿路梅花带雪看。”

10、驿使梅花[yì shǐ méi huā]

【解释】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

【出处】《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示例】清·李调元《青门画菊见赠余亦自画墨梅答之仍用前韵》:“驿使梅花寄所思,老人特地写枯枝。”

11、妻梅子鹤[qī méi zǐ hè]

【解释】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表示清高或隐居。

【出处】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三:“林处士妻梅子鹤,可称千古高风矣。”

12、盐梅之寄[yán méi zhī jì]

【解释】比喻可托付重任。

【出处】语出《书·说命下》:“若作和羹,乐惟盐梅。”孔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示例】暨夫帝迁明德,义非简在,盐梅之寄,自有攸归。 ——《隋书·刘虻郑译等到传论》

13、说梅止渴[shuō méi zhǐ kě]

【解释】说到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借想像以自慰。

【出处】宋·李清照《打马赋》:“说梅止渴,稍苏奔竞之心;画饼充饥,少谢腾骧之志。”

14、望梅消渴[wàng méi xiāo kě]

【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示例】玉鱼花露自清凉,涓涓在郎腹。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宋·赵长卿《限事近》词

15、摽梅之年[biào méi zhī nián]

【解释】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有时也指男子婚配的年龄。

【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示例】凭一年纪,尚不曾娶,也是男子摽梅之候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四回

16、鹤子梅妻[hè zǐ méi qī]

【解释】指宋隐士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事。亦喻指妻子儿女。

【出处】清·董以宁《河满子·同程村闲话》词:“若比孤山林处士,但非鹤子梅妻。”

【示例】健儿拥护出京都,鹤子梅妻又橘奴。 ——清·复侬氏等《都门纪变百咏》之六四

17、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

【解释】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示例】那少年时期的青梅竹马,在他心灵里留下了多少难忘的记忆啊!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九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