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鞭”的成语(45个)

浏览

本文整理了鞭辟向里、祖生之鞭、击鞭锤镫等含“鞭”的成语45个,其中“鞭”开头的成语18个,“鞭”结尾的成语11个,“鞭”在中间的成语16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鞭”开头的成语

1、鞭辟向里[biān bì xiàng lǐ]

【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出处】明·王守仁《寄邹谦之书》:“随处体认天理之说,大约未尝不是,只要根究下落,即未免捕风捉影,纵令鞭辟向里,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尚隔一尘。”

2、鞭长莫及[biān cháng mò jí]

【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示例】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鞭长莫及,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3、鞭长驾远[biān cháng jià yuǎn]

【解释】指路途遥远。

【出处】清·魏源《严公神道碑铭》:“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鞭长驾远,稂莠丰茂。”

4、鞭不及腹[biān bù jí fù]

【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示例】则脉络相连,可以应援,邈在鄂渚,岂无鞭不及腹之虑。 ——《宋史·李宗勉传》

5、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

【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处】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示例】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鞭辟入里。 ——朱自清《山野掇拾》

6、鞭长不及马腹[biān cháng bù jí mǎ fù]

【解释】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出处】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杜预注:“言非所击。”

【示例】他未曾明白,隔了一省,就是鞭长不及马腹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

7、鞭笞天下[biān chì tiān xià]

【解释】笞:鞭打。指驱使天下的人。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示例】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五年之内,海内平定。 ——东汉·班固《汉书·陆贾传》

8、鞭丝帽影[biān sī mào yǐng]

【解释】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出处】宋陆游《齐天乐·左绵道中》词:“塞月征尘,鞭丝帽影,常把流年虚占。”

【示例】世固有一事不问,一书不读,而鞭丝帽影,日夕驰逐于歌衫舞袖之场,以为祖国之俱乐部者。 ——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9、鞭长不及[biān cháng bù jí]

【解释】指力所不能及。

【出处】见“鞭长不及马腹”。

【示例】楚国和秦国的仇恨最深,秦国的势力也有点鞭长不及,将来天下大乱的时候,一定从那儿开头。 ——郭沫若《高渐离》第四幕

10、鞭擗进里[bīan pì jìn lǐ]

【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论节奏》:“第三是生理学的假说……这种假说,是把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认为节奏之起源。这觉得很能鞭擗进里了。”

11、鞭驽策蹇[biān nú cè jiǎn]

【解释】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出处】明·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12、鞭墓戮尸[biān mù lù shī]

【解释】鞭:鞭打;戮:杀戮。把死人从墓里挖出来,加以鞭打和杀戮。形容报恨雪耻的极端举动。

【出处】《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示例】鞭墓戮尸,以舒其愤。 ——《后汉书·苏不韦传》

13、鞭辟着里[biān bì zhuó lǐ]

【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出处】清·李顒《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实悟。”

14、鞭打快牛[biān dǎ kuài niú]

【解释】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示例】我们不能干鞭打快牛的事情。

15、鞭麟笞凤[biān lín chì fèng]

【解释】旧指仙人乘鸾凤鞭策其前行。

【出处】元·李孝光《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陈公子,我之故人柏台吏,三年不得书一纸,鞭麟笞凤作官府。”

16、鞭约近里[biān yuē jīn lǐ]

【解释】犹言鞭辟近里。

【出处】宋·朱熹《答范伯崇书》:“凡事自立章程,鞭约近里,勿令心志流漫。”

17、鞭擗向里[biān bì xiàng lǐ]

【解释】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出处】宋张栻《答胡季随书》:“近来士子肯向学者,亦时有之,但实作工夫耐久者极难得也。且是要鞭擗向里,如此下工,方自觉病痛多耳。”

18、鞭辟近里[biān bì jìn lǐ]

【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语。

【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示例】鞭辟近里一言,实吾人顶门针、对症药。 ——清·李颙《答顾宁人书》

“鞭”结尾的成语

1、祖生之鞭[zú shēng zhī biān]

【解释】比喻奋勉争先或先占一着之意。

【出处】《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恃祖生先吾著鞭。”

2、先吾著鞭[xiān wǔ zhuó biān]

【解释】著鞭:上马挥鞭。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3、截镫留鞭[jié dèng liú biān]

【解释】比喻识见玄远,超情越识。

【出处】《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朱子语类》卷七六:“如复其天地之心神者,妙万物而为言,此截断众流句。”

【示例】厉太鸿为诗,精深华妙,截镫留鞭。 ——清·杭大宗《词科掌录》

4、快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解释】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示例】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 ——明·徐姬《杀狗记

5、先我着鞭[xiān wǒ zhuó biān]

【解释】着:下。比喻快走一步,占先。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先生吾着鞭耳。”

【示例】我国若不先自下手,自办银行,自筑铁路,必被外人先我着鞭,倒是心腹大患哩。 ——清·曾朴《孽海花》第十八回

6、君子一言,快马一鞭[jūn zǐ yī yán,kuài mǎ yī biān]

【解释】比喻一言为定,决不翻诲。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示例】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三回

7、跃马扬鞭[yuè mǎ yáng biān]

【解释】跃:跳。跳上骏马,举起马鞭。形容扬鞭催马急驰而去的样子。也比喻热火朝天地进行建设。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示例】亲承顾命赈饥荒,跃马扬鞭到此方。 ——明·高则诚《琵琶记·义仓赈济》

8、马腹逃鞭[mǎ fù táo biān]

【解释】比喻躲脱惩罚。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示例】岂谓马腹逃鞭,榻侧容一隅之鼾睡?不知燕巢在幕,釜底得几日之游魂。 ——清·蒲松龄《大捷二》

9、着人先鞭[zhuó rén xiān biān]

【解释】比喻做事情比别人抢先一步。

【出处】《晋书·刘琨传》:“与范阳祖逖为友。闻逖被用,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

10、快马一鞭[kuài mǎ yī biān]

【解释】跑得快的马只着一鞭就行。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六卷:“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示例】江涛就说:‘好汉子说话一言为定!’冯大狗说:‘快马一鞭!’ ——梁斌《红旗谱》第三卷

11、为之执鞭[wèi zhī zhí biān]

【解释】执:拿着;鞭:马鞭。拿起鞭子为人驾驭车马。比喻为人服役。有景仰,追随的意思。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示例】明季至今,为岁不远,陵阳陆公犹存乎?尚有灵焉否也?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

“鞭”在中间的成语

1、击鞭锤镫[jī biān chuí dèng]

【解释】指驱马疾行。指急行军。

【出处】清·李渔《奈何天·攒羊》:“破釜焚舟,击鞭锤镫,休怕风寒雪冷。”

2、蒲鞭示辱[pú biān shì rǔ]

【解释】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示例】各怀旧恩,又心服他前知,加意用情,手腕偷力,蒲鞭示辱而已。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

3、投鞭断流[tóu biān duàn liú]

【解释】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众多,兵力强大。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示例】人民解放军以投鞭断流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4、执鞭随蹬[zhí biān suí dèng]

【解释】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示例】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蹬,死亦甘心。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

5、掘墓鞭尸[jué mù biān shī]

【解释】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示例】他干掘墓鞭尸的事情不得人心。

6、蒲鞭之罚[pú biān zhī fá]

【解释】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7、蒲鞭之政[pú biān zhī zhèng]

【解释】蒲:香蒲,一种草本植物。以蒲为鞭,柔软不能伤人。旧时称官吏宽厚仁慈。

【出处】南朝·梁·江淹《为始安王拜南兗州刺史章》:“臣职右南阳,谢蒲鞭之政。”

8、一鞭先著[yī biān xiān zhuó]

【解释】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出处】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刘琨传》。

【示例】得脱穹庐似脱围,一鞭先著喜公归。 ——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

9、一鞭一条痕[yī biān yī tiáo hén]

【解释】比喻做事着着落实或说话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条痕”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示例】吾兄这几句话,真是一鞭一条痕的几句好文章!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10、执鞭坠蹬[zhí biān zhuì dèng]

【解释】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出处】《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1、良马见鞭影而行[liáng mǎ jiàn biān yǐng ér xíng]

【解释】比喻有才智的人能闻风而动,自觉行事。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外道已去,阿难问佛云:‘外道以何所证,而言得入?’佛云:‘如世间良马见鞭影而行。’”

12、执鞭随镫[zhí biān suí dèng]

【解释】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示例】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望爷爷收录,小人情愿执鞭随镫。”

13、罢马不畏鞭箠[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

【解释】罢:同“疲”;箠:鞭子,这里指鞭打。非常疲乏的马,就是用鞭子抽打也不会走动。比喻极端穷困的人并不害怕严厉的法律和刑罚。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14、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yī biān yī tiáo hén,yī guó yī zhǎng xuè]

【解释】掴: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15、快马一鞭,快人一言[kuài mǎ yī biān,kuài rén yī yán]

【解释】跑得快的马只要抽一鞭就能跑到底,爽快的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六:“快马一鞭,快人一言。有事何不出头来,无事各自珍重。”

16、执鞭坠镫[zhí biān zhuì dèng]

【解释】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七回 :“若得与兄长执鞭坠镫,愿为一卒,报答救命之恩,实为万幸。”

【示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9回:“师父,你是我重生父母一般,莫说挑担,情愿执鞭坠镫,伏侍老爷,同行上西天去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