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并”的成语大全(103个)

浏览

小编为您整理了并肩作战、感佩交并、口耳并重等含“并”的成语103个,其中“并”开头的19个,“并”结尾的6个,“并”在中间的78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并”开头的成语

1、并肩作战[bìng jiān zuò zhàn]

【解释】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示例】我们并肩作战,共同完成此项任务。

2、并无二致[bìng wú èr zhì]

【解释】没有多大区别。

【示例】这两件东西如出一辙,并无二致。

3、并容偏覆[bìng róng piān fù]

【解释】并:一并;容:容纳;偏覆:偏爱遮盖、庇护。一并容纳庇护。指使用安抚的手段。

【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疏》:“以并容偏覆,抚服异类。”

4、并驱争先[bìng qū zhēng xiān]

【解释】指竞争高下。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示例】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蠃并驱争先。 ——鲁迅《坟·春末闲谈》

5、并容遍覆[bìng róng biàn fù]

【解释】并:兼;覆:遮盖掩蔽。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宽广,庇护天下。

【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育齐民;以并容遍覆,扰服异类。”

6、并存不悖[bìng cún bù bèi]

【解释】指同时存在而不冲突。

【出处】巴金《家》:“但是风雅的事又怎么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示例】要使它们并存不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7、并为一谈[bìng wéi yī tán]

【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

【示例】后人不能细研词中曲折深浅之故,群聚而和之,并为一谈。 ——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8、并威偶势[bìng wēi ǒu shì]

【解释】指聚集声威势力。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谓为将军心合意同,混齐一体,必当并威偶势,御寇宁家。”

9、并头莲[bìng tóu lián]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示例】他们是一对天生的并头莲。

10、并蒂芙蓉[bìng dì fú róng]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出处】唐·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示例】每日相与浣纱于江,红颜花貌,交相映发,不啻如并蒂之芙蓉也。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

11、并容徧覆[bìng róng biàn fù]

【解释】广为包容覆庇。比喻德化之广。

【出处】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真宗皇帝继统遵业,以涵煦生养,蕃息齐民;以并容徧覆,扰服异类。”

12、并蒂莲[bìng dì lián]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池畔分开并蒂莲,可堪间阻又经年。”

【示例】他们两口像并蒂莲般恩爱。

13、并行不悖[bìng xíng bù bèi]

【解释】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出处】《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示例】但风雅之事,又怎么能够和卫道的精神并行不悖呢? ——巴金《家》九

14、并赃拿贼[bìng zhuō ná zéi]

【解释】行迹露败,当场人脏俱获。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你地硬抵着头皮儿对。”

15、并辔齐驱[bìng pèi qí qū]

【解释】辔:驾驭牲口的缰绳;齐驱:一齐快跑。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

【出处】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墨家差不多完全扬弃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辔齐驱地突入于辨论的明察与客观世界的解剖。”

16、并驾齐驱[bìng jià qí qū]

【解释】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示例】若让我估量这本书的总价值,我以为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朱自清《歧路灯》

17、并世无两[bìng shì wú liǎng]

【解释】犹举世无双。

【出处】鲁迅《集外集拾遗·绍介<海上述林>上卷》:“本卷所收,都是文艺论文,作者既系大家,译者又是名手,信而且达,并世无两。”

18、并疆兼巷[bìng jiāng jiān xiàng]

【解释】形容屋宅广大。

【出处】明·王志坚《表异录·宫室》:“宅大曰连里竟街,又曰并疆兼巷。”

19、并日而食[bìng rì ér shí]

【解释】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示例】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

“并”结尾的成语

1、感佩交并[gǎn pèi jiāo bìng]

【解释】感:感激;佩:佩服;交并:交织在一起。感激和佩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启》:“感佩恩私,不知所喻。”

2、悲喜交并[bēi xǐ jiāo bìng]

【解释】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晋书·张轨传》:“奉诏之日,悲喜交并,天恩光被,褒崇辉渥。”

3、哀喜交并[āi xǐ jiāo bìng]

【解释】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出处】《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示例】我一时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4、肉薄骨并[ròu bó gǔ bìng]

【解释】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出处】《元史·郝经传》:“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破壁孤城而去。”

5、忠孝不并[zhōng xiào bù bìng]

【解释】并:并行。指忠孝难以两全。

【出处】唐·令狐德《大唐故柱国燕国公于君碑铭》:“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岂可徇以私情?”

【示例】忠孝不并,我儿须人辅弼,卿宜抑割,不可徇以私情。(《北史·于志宁传》)

6、白头相并[bái tóu xiāng bìng]

【解释】犹言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出处】明·冯梦龙《挂枝儿·木梳》:“木梳儿,我爱你齿牙干净……向妆台设个誓:愿得白头相并!”

“并”在中间的成语

1、口耳并重[kǒu ěr bìng zhòng]

【解释】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

【出处】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2、数罪并罚[shù zuì bìng fá]

【解释】对前犯数罪的犯人并合处罚。

【出处】我们对他~,让他服务公众240小时。

【示例】我们对他数罪并罚,让他服务公众240小时

3、明并日月[míng bìng rì yuè]

【解释】并:齐。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出处】《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示例】陛下明并日月,无幽不烛;深谋远虑,出自胸怀。 ——晋·刘琨《对进表》

4、三步并做二步[sān bù bìng zuò èr bù]

【解释】形容快步前进的样子。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那巡捕得了这句话,立刻三步并做二步,急忙跑了出来。”

5、十日并出[shí rì bìng chū]

【解释】①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②比喻暴乱并起。

【出处】《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这乎!”《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示例】九婴暴起,十日并出。心穷填海,力尽移山。原轸之归元如生,霁云之断指犹动。 ——清·钱谦益《〈陈乔山诗集〉序》

6、兼收并畜[jiān shōu bìng xù]

【解释】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出处】清·黄宗羲《传是楼藏书记》:“古来藏书者,亦不乏兼收并畜。”

7、万物并作[wàn wù bìng zuò]

【解释】一切事物一齐生长、发展。

【出处】《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8、两雄不并立[liǎng xióng bù bìng lì]

【解释】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駣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

【示例】傕性不测,况今两雄不并立,倘彼酒后置毒,妾将奈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9、齐头并进[qí tóu bìng jìn]

【解释】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出处】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示例】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10、连二并三[lián èr bìng sān]

【解释】犹言接连不断。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只见两边铺面排山也似价开着,大小客店也是连二并三。”

11、齐足并驰[qí zú bìng chí]

【解释】齐足:前进的速度相同;并驰:共同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12、兼程并进[jiān chéng bìng jìn]

【解释】兼:两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出处】《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示例】司令员命令部队兼程并进,在天亮前赶到目的地。

13、连镳并驾[lián biāo bìng jià]

【解释】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连镳并轸”。

【出处】清·蒲松龄《贺两侄曾孙兄弟同时游泮序》:“尚双双奋翼抟扶摇而南,连镳并驾,秋桂齐攀,大吾门、亢吾宗,匪异人任,惟两孙子。”

14、兼容并蓄[jiān róng bìng xù]

【解释】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出处】明·方孝孺《复郑好义书》之三:“所贵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见,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示例】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种兼容并蓄的大度精神还表现在庵里僧尼共存。”

15、携手并肩[xié shǒu bìng jiān]

【解释】手拉着手,肩靠着肩。形容十分亲密,一致行动。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纱笼才过处,喝道转身,一壁小来且住。见许多才子艳质,携手并肩低语。”

【示例】等到那轮皓月复了圆,又携手并肩倚着门儿望了回月,见那素彩清辉,益发皓洁圆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16、兼包并畜[jiān bāo bìng xù]

【解释】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出处】郭沫若《十批判书·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这样便能够兼包并畜以成其大。”

17、芙蓉并蒂[fú róng bìng dì]

【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出处】唐·皇甫松《竹枝词》:“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隔子眼应穿。”

【示例】他们如芙蓉并蒂,相亲相爱。

18、齐心并力[qí xīn bìng lì]

【解释】众人一心,共同努力。亦作“齐心同力”、“朋心合力”、“齐心协力”、“齐心合力”。

【出处】《后汉书·王常传》:“即引兵与汉军及新市、平林合。于是诸部齐心同力,锐气益壮,遂俱进,破杀甄阜、梁丘赐。”

【示例】今夜只看红灯为号,齐心并力捉拿梁山泊贼人解官请赏。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19、多收并畜[duō shōu bìng chù]

【解释】指一律收罗藏蓄。

【出处】明·李东阳《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董子称王者以教化为大务,盖天下之人才风俗皆于是关焉,州庠党序多收并畜,不能当百一之选。”

20、枭鸾并栖[xiāo luán bìng qī]

【解释】枭:猫头鹰;鸾: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凤凰的神鸟。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小人与君子混杂在一起。

【出处】宋·苏辙《论吕惠卿》:“今朝廷选用忠信惟恐不及,而置惠卿于其间,譬此薰莸杂处,枭鸾并栖,不惟势不两立,兼以恶者必胜。”

21、人赃并获[rén zāng bìng huò]

【解释】人:犯人;赃:赃物、赃款。犯人和赃物赃款一起被捕获。

【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十回:“你想上海的包探何等精细,金月兰又不会改头换面,不多几日,早被两个包探访了出来,立时协同巡捕,将金月兰人赃并获,解到公堂。”

【示例】鹿杖客心想你别要又让我上当,我背负韩姬出去,你声张起来,那时人赃并获,还有甚么可说的。 ——金庸《倚天屠龙记》第二十六章

22、齐镳并驱[qí biāo bìng qū]

【解释】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射,至于攻战游猎之际,潘于戎装,齐镳并驱。”

23、同心并力[tóng xīn bìng lì]

【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下》:“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

【示例】有寇而战,则同心并力。 ——宋·苏轼《策别十三》

24、一日并命[yī rì bìng mìng]

【解释】形容极受恩宠,一天之内并拜升迁之命。

【出处】《新唐书·赵宗儒传》:“时父骅迁秘书少监,德宗欲宠其门,使一日并命。”

【示例】朝廷增用谏臣,修、靖、素一日并命,朝野相庆。 ——《宋史·蔡襄传》

25、恩威并行[ēn wēi bìng xíng]

【解释】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示例】上怒斩之,同保九辈永不得赴举。恩威并行,至于如此。 ——宋·洪迈《容斋续笔·下第再试》

26、芝艾并焚[zhī ài bìng fén]

【解释】犹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嘉遁》:“虑巫山之失火,恐芝艾之并焚耳。”

27、情文并茂[qíng wén bìng mào]

【解释】指文章的思想感情丰富,文辞也很美盛。

【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

【示例】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

28、比肩并起[bǐ jiān bìng qǐ]

【解释】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出处】《荀子·非相》:“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29、齐足并驱[qí zú bìng qū]

【解释】指齐头并进,不分高下。

【出处】《三国志·蜀书·彭羕传》:“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孔明、孝直诸人齐足并驱。”

30、图文并茂[tú wén bìng mào]

【解释】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插图丰富精美。

【出处】王朔《修改后发表》:“我始终认为贵刊是国内的一流刊物,图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性结合的比较突出的好刊物。”

【示例】学生都喜欢图文并茂的课本。

31、连舆并席[lián yú bìng xí]

【解释】形容亲密友爱。同“连舆接席”。

【出处】宋·苏籀《答曹机宜启》:“连舆并席,琢磨益友之陪;会弁挥犀,磊落德星之聚。”

32、连镳并轸[lián biāo bìng zhěn]

【解释】镳:马勒;轸:车箱底部的横木,这里指车。指并驾齐驱。

【出处】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序:“洪武之初,刘伯温高格,并以高季迪、袁景文诸人各逞才情,连镳并轸。”

33、贿赂并行[huì lù bìng xíng]

【解释】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指行贿受贿的事情到处都有。

【出处】《左传·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予之世,郑其败乎?。”

34、宽猛并济[kuān měng bìng jì]

【解释】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同“宽猛相济”。

【出处】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入闱后,巨细躬亲,宽猛并济,诸事秩然。”

35、土洋并举[tǔ yáng bìng jǔ]

【解释】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示例】我们采取土洋并举的办法来解决。

36、恩荣并济[ēn róng bìng jì]

【解释】恩荣:恩惠荣宠。济:调济。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37、恩威并著[ēn wēi bìng zhù]

【解释】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诒语恩威并著,慑伏其心,务使可毒拱手降顺。”

38、兼收并蓄[jiān shōu bìng xù]

【解释】收:收罗;蓄:储藏,容纳。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示例】古来藏书家,亦不乏兼收并蓄。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六

39、声情并茂[shēng qíng bìng mào]

【解释】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出处】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张玉秀》:“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示例】她的演唱声情并茂,极富艺术感染力。

40、钟漏并歇[zhōng lòu bìng xiē]

【解释】比喻年老衰残。

【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今年逾八十,位极三事,钟漏并歇,筋骸俱耄。”

【示例】老身钟漏并歇,残年向尽,骨肉之间,殊多乖阔。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

41、挨肩并足[āi jiān bìng zú]

【解释】形容人群拥挤。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那山中远近人家,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竞来观看,挨肩并足,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

【示例】操场上,同志们挨肩并足地坐在一起看电影。

42、文武并用[wén wǔ bìng yòng]

【解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出处】自古~,向在中都设学养士,犹未尝废,况今日乎?其仍旧给之。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

43、连三并四[lián sān bìng sì]

【解释】犹言接连不断。

【出处】犹言接连不断。

【示例】他连三并四地说:“谢谢你!”

44、人伦并处[rén lún bìng chǔ]

【解释】人伦:各类人。各种各样的人生活在一起。比喻什么样的人都有。

【出处】《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也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

45、威恩并行[wēi én bìng xíng]

【解释】威:威力;恩:恩德;并行:一并施行。威力与恩德一起用。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威恩并行。”

【示例】自是道路夷清,威恩并行。 ——《后汉书·李恂传》

46、齐趋并驾[qí qū bìng jià]

【解释】犹言并驾齐驱。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1回:“甲寅以后为文明华敷之世,虽灿烂可观,尚不足与他国齐趋并驾。”

47、兼包并容[jiān bāo bìng róng]

【解释】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同“兼容并包”。

【出处】章炳麟《讨满洲檄文》:“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均当兼包并容,有违节制,悉以军律治罪。”

48、方骖并路[fāng cān bìng lù]

【解释】犹并驾齐驱。

【出处】《宋书·王景文传论》:“与袁粲群公方骖并路,倾覆之灾,庶几可免。”

【示例】及太和之辰,虽复崇尚文雅,方骖并路,多乖往辙。 ——《周书·庚信传论》

49、蜂舞并起[fēng wǔ bìng qǐ]

【解释】蜂舞:杂乱纷繁。象蜂起舞一样兴起。形容纷纷地一起都来了。

【出处】《汉书·刘向传》:“水、旱、饥、蝝、螽、螟、逄舞并起。”

50、势不并立[shì bù bìng lì]

【解释】势:情势;并立:同时存在。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韩非子·人主》:“故有术不必用,而势不两立,法术之士焉能无危。”《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今楚、赵所起,其与秦势不并立,安危之机,呼吸成变,进则定功,退则受祸。”

【示例】臣与二虏,势不并立,聪勒不枭,臣无归志,比者秋谷既登,胡马已肥,前锋诸军,当有至者。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二十七回

51、连枝并头[lián zhī bìng tóu]

【解释】连理枝和并头莲。比喻美满的婚姻。

【出处】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这一桩婚媾与卿卿可正是连枝并头。”

52、恩威并济[ēn wēi bìng jì]

【解释】威:以法自治或以武力威协。奖赏和刑罚一起使用。指统治者同时采用高压和怀柔手段。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明·张岱《石匮书后集·烈帝纪·崇祯元年》:“御卤当恩威并济,不可专恃羁縻。”

【示例】你降他象钟馗降小鬼的一般,你又自己处的正大,恩威并济。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53、齐驱并骤[qí qū bìng zhòu]

【解释】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出处】宋·王安石《上邵学士书》:“则韩、李、蒋邵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

54、相提并论[xiāng tí bìng lùn]

【解释】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并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示例】二者相提并论,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55、五行并下[wǔ háng bìng xià]

【解释】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出处】《后汉书·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56、哀梨并剪[āi lí bìng jiǎn]

【解释】并剪:并州产的锋利剪刀。比喻言语、文章流畅爽利。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

57、文情并茂[wén qíng bìng mào]

【解释】文章写得不仅富有文采,而且感情也很丰富。

【示例】那封文情并茂的信,最让他感动至深的是最后一段。 ——琼瑶《匆匆,太匆匆》十七

58、俱收并蓄[jù shōu bìng xù]

【解释】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一同吸收进来,保存起来。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示例】要把那些蝇营狗苟,奴颜婢膝,昏夜乞怜,白昼骄人的各色人等,俱收并蓄,无不宽容下去。 ——聂绀弩《鲁迅的褊狭与向培良的大度》

59、易衣而出,并日而食[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

【解释】易:更换;并日:两天并成一天。只有一件衣服比较体面,谁外出就换上;一天的饭食分作两天吃。比喻非常穷困。

【出处】《礼记·儒行》:“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示例】事觉,策免,章自杀。家无余财,诸子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后汉书·周章传》

60、兼容并包[jiān róng bìng bāo]

【解释】容:容纳;包:包含。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示例】贫僧岂不知,圣贤学问,兼容并包,释氏左道旁门,难于抗衡。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

61、兼收并容[jiān shōu bìng róng]

【解释】收:收罗;容:容纳。把不同性质的东西收罗,保存起来。

【出处】章炳麟《华国月刊发刊词》:“凡七略所录,分科所肄,以及艺术之微,稗官之说,靡不兼收并容。”

62、同时并举[tóng shí bìng jǔ]

【解释】在同一时间内一起进行。

【出处】《清史稿·嵇璜传》:“以伏汛将至,近河诸地岁频歉,贫民甚多,谕疏筑诸工同时并举,以工代赈。”

【示例】若把新旧两种道德同时并举,岂不是认道德可以反背吗? ——俞平伯《我的道德谈》

63、声色并厉[shēng sè bìng lì]

【解释】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同“声色俱厉”。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使从己。”

64、公听并观[gōng tīng bìng guān]

【解释】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三国志·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示例】刑平而公,赏重而信,纳用谏官御史,公听并观,而不蔽于偏至之谗。 ——宋·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65、恩威并用[ēn wēi bìng yòng]

【解释】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示例】为朝廷计,宜先赦其矫诏之罪,然后赏其斩曦之功,则恩威并用,折冲万里之外矣。 ——宋·周密《齐东野语·文庄论安丙矫诏》

66、蜂出并作[fēng chū bìng zuò]

【解释】蜂出:象蜂群出巢一样,多且杂乱;作:兴起。象蜂群出巢一样兴起。形容纷纷兴起,层出不穷。

【出处】《汉书·艺文志》:“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

67、兼收并录[jiān shōu bìng lù]

【解释】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答客问下》:“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录以待作者之抉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

68、交颈并头[jiāo jǐng bìng tóu]

【解释】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但见:扶肩搭背,交颈并头;纷纷不辨贤愚,扰扰难分贵贱。”

69、齐驱并进[qí qū bìng jìn]

【解释】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同“齐头并进”。

【出处】沙汀《淘金记》:“在进行当中就又逐渐分化起来,谈话的便变成了好几组了,各不相涉地齐驱并进。”

70、齐驱并驾[qí qū bìng jià]

【解释】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同“齐驱并驾”。

【出处】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五回:“至于各地各洞的地仙散仙,以及各处各山的妖魔鬼怪,最高的不过和他齐驱并驾罢了。”

71、水陆并进[shuǐ lù bìng jìn]

【解释】水上陆上同时进兵。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

【示例】因为怕清军从潜江、沔阳一带截断长江,所以也日以继夜,水陆并进,向武昌撤退。 ——姚雪垠《李自成》第五卷第二十一章

72、兼收并采[jiān shōu bìng cǎi]

【解释】广泛收罗采用。

【出处】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示例】凡此诸书,皆当兼收并采,不可以其不列学官而偏废之。 ——清·王士禛《分甘余话》卷上

73、椿萱并茂[chūn xuān bìng mào]

【解释】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比喻父母健在。

【出处】汉·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示例】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 ——清·程允升《幼学琼林·祖孙父子》

74、豪杰并起[háo jié bìng qǐ]

【解释】豪杰:英雄,也指有杰出才干之人。到处都涌现出英雄人物。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75、倍日并行[bèi rì bìng xíng]

【解释】日夜赶路。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示例】唐·赵蕤《反经·变通》:“乃弃其步兵,与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76、恩威并重[ēn wēi bìng zhòng]

【解释】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示例】我一向倒是恩威并重,以德服人的。 ——陈白尘、贾霁《宋景诗》十九

77、鸾枭并栖[luán xiāo bìng qī]

【解释】枭:鸱鸮,指恶鸟。鸾凤和鸱鸮一起停在一棵树上。比喻好坏混杂。

【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续录·明史稿》:“至于李廷机与陈新甲同传,未免鸾枭并栖,殊无分晰,不如忠臣之分传也。”

78、齐名并价[qí míng bìng jià]

【解释】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

【出处】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