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称”的成语大全(95个)

浏览

小编为您整理了称雨道晴、寸量铢称、啧啧称奇等含“称”的成语95个,其中“称”开头的35个,“称”结尾的9个,“称”在中间的51个,及其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称”开头的成语

1、称雨道晴[chēng yǔ dào aíng]

【解释】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出处】明·邹善长《汇苑详注》第15卷:“县官甚不和,长官称雨,赞府道晴,终日如此不和也。”

【示例】他们称雨道晴说不到一处。

2、称身裁衣[chèn shēn cái yī]

【解释】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3、称斤注两[chēng jīn zhù liǎng]

【解释】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出处】宋·朱嘉《朱子语类·论取士》:“那时士人所做文字极粗,更无委曲柔弱之态,所以亦养得气宇,只看如今称斤注两,作两句破头,如此是多少衰气。”

4、称心满愿[chèn xīn mǎn yuàn]

【解释】称心如意。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俺两个得成双,称心满愿。”

5、称心快意[chèn xīn kuài yì]

【解释】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快意了。”

【示例】如今,要革掉这个忘八犊子的狗命,他是称心快意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

6、称功颂德[chēng gōng sòng dé]

【解释】称颂功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

7、称王称伯[chēng wáng chēng bà]

【解释】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出处】清·吴乔《答万季崊诗问》:“今人拘于宋人之说诗,而不问唐人违合,莫不称王称伯,狐魅后学,使尊奉己学。”

8、称王称霸[chēng wáng chēng bà]

【解释】王:帝王;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比喻凭借权势横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脑自居。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宋·汪元量《读史》:“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示例】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

9、称心满意[chèn xīn mǎn yì]

【解释】称心如意。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示例】等候在前头的,是志同道合的伴侣,是称心满意的事业,是理想与事实的一致。 ——叶圣陶《倪焕之》

10、称锤落井[chèng chuí luò jǐng]

【解释】称:通“秤”,衡器;称锤:秤砣。比喻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出处】宋·释晓莹《罗湖野录》第一卷:“福州资福善禅师:自此一别,称锤落井。”

【示例】他这一去就如同称锤落井一样再无音信。

11、称臣纳贡[chēng chén nà gòng]

【解释】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出处】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示例】我们不能干称臣纳贡的事。

12、称兄道弟[chēng xiōng dào dì]

【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见了同事周老爷一班人,格外显得殷勤,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示例】公安局通缉的杀人犯,可以住在他公馆里不受法律制裁,公安局长跟他照样称兄道弟,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七章

13、称薪而爨,数米而炊[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mǐ ér chuī]

【解释】薪:柴;爨:烧火煮饭。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14、称赏不已[chēng shǎng bù yǐ]

【解释】赏:赞赏。不已:继续不止。连连称赞。

【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讨论撰定,皆合事宜,威称赏不已。”

【示例】面对如此精细的工艺,我们称赏不已。

15、称薪而爨[chēng xīn ér cuàn]

【解释】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示例】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

16、称薪量水[chēng xīn liáng shuǐ]

【解释】比喻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示例】过日子到了称薪量水的地步,人就没有希望了。

17、称贤使能[chēng xián shǐ néng]

【解释】称:举;使:用。举用贤能人士,使其发挥所长。

【出处】《逸周书·大聚》:“泉深而鱼鳖归之,草木茂而鸟兽归之,称贤使能、官有材而士归之。”

18、称功诵德[chēng gōng sòng dé]

【解释】称:称道;功:功绩;德:德行。颂扬功绩和德行。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但凡下人,肚肠极是窄狭,得了须微之利,便极口称功诵德,欢声溢耳。”

【示例】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一回:“这表章无非是称功诵德,没甚大关系,便各各逞才,极其精工富丽。”

19、称量而出[chēng liáng ér chū]

【解释】称量:用秤称,用斗量。用秤、斗仔细测定后才拿出来。比喻说话、写文章经过斟酌,恰如其分。

【出处】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我听他近来的演说,有两三回也是这么精悍,字字句句好似称量而出。”

20、称心如意[chèn xīn rú yì]

【解释】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示例】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五

21、称斤约两[chēng jīn yuē liǎng]

【解释】称:衡量轻重。计算轻重分量。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出处】孔厥《新儿女英雄传》第13回:“申耀宗也没睡着,他肚子里大大小小几杆秤,正在称斤约两的活动呢。”

22、称物平施[chēng wù píng shī]

【解释】根据东西的轻重、多少,公平合理地分给他人。比喻一样对待,不分厚薄。

【出处】《周易·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示例】称物平施,出一代经纶之手;议狱缓死,佐九重断制之仁。 ——宋·陈亮《谢胡参政启》

23、称奇道绝[chēng qí dào jué]

【解释】觉得奇怪难得。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宝玉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道绝。”

24、称家有无[chèn jiā yǒu wú]

【解释】称:适合,相符。与家庭经济情况相符。指办理婚、丧等事不可过奢或过俭。

【出处】《礼记·檀弓上》:“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无)。’”

【示例】乃遗书喻其子曰:“尔当营治丧具,称家有无。” ——明·赵弼《新繁胡大尹传》

25、称帝称王[chēng dì chēng wáng]

【解释】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示例】称帝称王非一个,国家不可便无孤。 ——宋·刘克庄《魏志》诗

26、称体载衣[chèn tǐ cái yī]

【解释】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27、称体裁衣[chèn tǐ cái yī]

【解释】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示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称体裁衣。

28、称名道姓[chēng míng dào xìng]

【解释】称:称道。称呼姓名。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日两贼相逢,何用称名道姓,君为芦中之事,我为船上之人,意义足亦可知,富贵不须相忘。”

【示例】曾朴《孽海花》第八回:“谁要你们称名道姓的作弄人。”

29、称斤掂两[chēng jīn diān liǎng]

【解释】称:衡量轻重;掂:掂量。计算轻重分量。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出处】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一次搞购粮工作,找全县的干部来布置任务,有个别干部,称斤掂两的,怕任务重了完不成。”

30、称德度功[chēng dé duó gōng]

【解释】称:衡量;度:估量。对被任用的人既要考虑到他的品德,也要考虑到他的功劳。

【出处】《管子·君臣下》:“称德度功,劝其所能。”

31、称贤荐能[chēng xián jiàn néng]

【解释】称:称扬。指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出处】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示例】要重视人才,称贤荐能。

32、称柴而爨[chēng chái ér cuàn]

【解释】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33、称孤道寡[chēng gū dào guǎ]

【解释】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出处】元·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三折:“俺哥哥称孤道寡世无双,我关某疋马单刀镇荆襄。”

【示例】象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一十四州之王,称孤道寡,非同小可。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一

34、称赏不置[chēng shǎng bù zhì]

【解释】称赏:赞美;不置:不住地。不住地赞美。形容对事物的喜爱。

35、称薪而爨,数粒乃炊[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lì nǎi chuī]

【解释】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

“称”结尾的成语

1、寸量铢称[cùn liáng zhū chēng]

【解释】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出处】宋·苏洵《史论下》:“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2、无德而称[wú dé ér chēng]

【解释】①无何恩德可以称道。②指德高不可言状。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示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宪传论》:“将以道周性全,无德而称乎?”

3、铢两悉称[zhū liǎng xī chèn]

【解释】悉:都;称:相当。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出处】明·周晖《金陵琐事·尚书异命》:“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示例】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铢两悉称,和军警都毫无关系。 ——鲁迅《伪自由书·不通两种

4、华实相称[huá shí xiāng chèn]

【解释】比喻外表与实质相当。

【出处】《南史·齐衡阳王钧传》:“衡阳王须文学,当使华实相称,不得止取贵游子弟而已。”

5、名实相称[míng shí xiāng chèn]

【解释】指名声与实际一致。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2回:“妹子这个名字,叫做有名无实,那里及得尧蓂姐姐弹得幽雅,他才名实相称哩。”

6、铢两相称[zhū liǎng xiāng chèn]

【解释】形容两者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出处】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示例】段、王虽同捧杨翠喜,却并不争风吃醋,这是因为杨翠喜受了养母的教,手腕颇为高明,对两人都是不即不离,若拒若迎,而又铢两相称。 ——高阳《慈禧全传》第六部九七

7、没世无称[méi shì wú chēng]

【解释】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亦作“没世无闻”。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侔色揣称[móu sè chuǎi chèn]

【解释】侔:相等;揣:估量;称:好。形容描写景物,恰到好处。

【出处】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示例】夫绘藻之丽,遣辞之富,侔色揣称,感物造端。 ——宋·宋庠《尚书工部郎中太原王君诗序》

9、多言繁称[duō yán fán chēng]

【解释】讲话或写文章,浮词很多,不必要地大量引述。多指文风浮华不实。

【出处】《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

“称”在中间的成语

1、啧啧称奇[zé zé chēng qí]

【解释】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咂着嘴表示赞叹和惊奇。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百二十二回:“是日,红豆之喜固到尽情,鸾吹之喜亦真竭致,合府之人,眼见骨肉奇逢,个个眉花眼笑,啧啧称奇。”

【示例】一灯听了他的解释,不由得啧啧称奇。(金庸《神雕侠侣》第三十回)

2、一称心力[yī chèn xīn lì]

【解释】一:全;称:相符合;必力:运用心思的能力。所有都跟自己所设想的心思相合。

【出处】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3、数米而炊,称柴而爨[shǔ mǐ ér chuī,chēng chái ér cuàn]

【解释】爨:烧火煮饭。指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出处】《淮南子·泰族训》:“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示例】因有这四愿、五恨,心常不足,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

4、割据称雄[gē jù chēng xióng]

【解释】割据:割地占据。以武力割占部分地区,在一国之内形成对抗的局面,以称雄一方。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皓将败,与舅何植书曰:‘昔大皇帝以神武之略,奋三千之卒,割据江南。’”

5、点头称善[diǎn tóu chēng shàn]

【解释】道:说;善:好。表示赞同。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1回:“必先主张,能将湘省收复,使南军稍惮声戚,方可再申和议,冯也点头称善。”

6、为王称霸[wéi wáng chēng bà]

【解释】比喻专横跋扈,蛮不讲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你手里又有了钱,离着我们又远,你就为王称霸起来,夜夜招聚匪类赌钱,养老婆小子。”

7、道弟称兄[dào dì chēng xiōng]

【解释】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出处】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欠涅磐出世。”

8、司马称好[sī mǎ chēng hǎo]

【解释】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9、交口称赞[jiāo kǒu chēng zàn]

【解释】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示例】一年之后,附近几个村庄的牧童们没有一个有她吹的好,连大人们也交口称赞。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章

10、以镒称铢[yǐ yì chēng zhū]

【解释】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出处】《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11、能不称官[néng bù chèn guān]

【解释】才能跟职位不相称。

【出处】《汉书·刑法志》:“德不称位,能不称官。”

12、计伐称勋[jì fá chēng xūn]

【解释】指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出处】宋·叶適《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铭》:“不以为高,所求者仁;异彼区区,计伐称勋。”

13、啧啧称赏[zé zé chēng shǎng]

【解释】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墓》:“一部卒妻郭氏有令姿,见之无不啧啧称赏,李心慕焉。”

【示例】姚观察等也大家啧啧称赏,多说叫天儿是曲中神品,别人唱起来那里有他这样雍容大雅、裂石穿云?(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五十三回)

14、南面称王[nán miàn chēng wáng]

【解释】南面:古代帝王临朝坐北朝南。指称王称帝。

【出处】《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凌轹沙漠,南面称王。”

15、纳贡称臣[nà gòng chēng chén]

【解释】缴纳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八回:“陈柳虽然大卖私盐,谁知这久惯盐徒都与这巡盐的民壮结成一伙,四时八节都与那巡役纳贡称臣,所以任凭那盐徒四处横行,壅阻盐法。”

【示例】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柯劭忞《清史稿·太宗本纪》

16、以铢称镒[yǐ zhū chēng yì]

【解释】用铢同镒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出处】《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17、远处夸称,近方卖弄[yuǎn chù kuā chēng,jìn fāng mài nòng]

【解释】夸称:夸奖;卖弄:显示。向远近各处夸奖显示,吹嘘宣扬。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六回:“小人远方来的人,投贵地特来就事。虽无惊人的本事,全靠恩官作成。远处夸称,近方卖弄。如要筋重膏,当下取赎。”

18、拍案称奇[pāi àn chēng qí]

【解释】奇:特殊的。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出处】唐·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示例】纪保安父亲不看则已,一看之下,顿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不禁击节赞许,拍案称奇。 ——刘心武《栖凤楼》二十一

19、拍手称快[pāi shǒu chēng kuài]

【解释】快:痛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

【示例】象这样剥削来的钱,叫他这样失去,还不知多少人拍手称快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五回)

20、拍掌称快[pāi zhǎng chēng kuài]

【解释】称:称道。拍着手掌叫痛快。形容仇恨得到消除。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一回:“众人一齐拍掌称快。”

21、击节称叹[jī jié chēng tàn]

【解释】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赞叹。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公期望基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

22、铢称寸量[zhū chēng cùn liáng]

【解释】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出处】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23、楚凤称珍[chǔ fèng chēng zhēn]

【解释】楚凤:楚国有人将山雉当作凤凰献给楚王,指赝品。比喻所赝品或伪物称为珍宝。

【出处】唐·张彦远《书品后》:“虽古迹昭然,永不觉悟,而执燕石以为宝,玩楚凤而称珍,不亦谬哉?”

24、缩屋称贞[suō wū chēng zhēn]

【解释】古时传说:颜叔子于风雨之夜,接纳因风而屋倒之邻家寡妇,使妇执烛,薪尽,又析取屋木以继。颂扬在妇女危难时不加侵犯。

【出处】《北齐书·废帝纪》:“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翁白首不娶者也。”

25、繁称博引[fán chēng bó yǐn]

【解释】繁:多;博:广。指行文中的广泛援引。

【出处】清·曾国藩《<湖南文征>序》:“而论文但崇体要,不尚繁称博引。”

26、啧啧称羡[zé zé chēng xiàn]

【解释】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亦作“啧啧称赞”。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八回:“那批热中朋友,谁不啧啧称羡。”

【示例】清·秋瑾《敬告姊妹们》:“在家时,颐指气使,威阔得了不得……外人也就啧啧称羡。”

27、像心称意[xiàng xīn chēng yì]

【解释】指称心满意。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一个是萧管朋友贾清夫,一个是拳棒教师赵能武。一文一武,出入不离左右。”

28、无佛处称尊[wú fó chù chēng zūn]

【解释】在没有能手的地方逞强。

【出处】宋·黄庭坚《跋东坡书寒食诗》:“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

29、点头称是[diǎn tóu chēng shì]

【解释】表示赞成或肯定。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公子自知手中只有五十金,此时费去大半,说道资斧困竭……不觉点头道是。”

【示例】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点头称是。 ——邹韬奋《经历·再被羁押》

30、啧啧称赞[zé zé chēng zàn]

【解释】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

【出处】明·陶宗仪《辍耕录·贞烈墓》:“一部卒妻郭氏有令姿,见之无不啧啧称赏,李心慕焉。”

【示例】那知道未及一个时辰,已经结案,沿路口碑,啧啧称赞。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31、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shān zhōng wú lǎo hǔ,hóu zi chēng dài wáng]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出色的人才,差一些的就充当主要角色。

32、南面称孤[nán miàn chēng gū]

【解释】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出处】《庄子·盗跖》:“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称孤矣。”

【示例】将军降曹,欲安所归呼?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

33、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nèi chēng bù bì qīn,wài jǔ bù bì yuàn]

【解释】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儒行》:“儒有内称不避亲,外举不避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

34、举觞称庆[jǔ shāng chēng qìng]

【解释】觞:古代盛酒器。举杯庆贺,表示喜悦。

【出处】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三折:“我所生五子,皆有国器,并膺宠爵,每语夫人崔氏,言及于此,未尝不举觞称庆。”

35、倍称之息[bèi chèn zhī xī]

【解释】倍称:借一还二;息:利息。取一还二的债款利息。指百分之百的高利贷。

【出处】《汉书·食货志》:“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示例】昔日富豪以倍称之息,折夺良家子女,人无敢言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大》

36、南面称尊[nán miàn chēng zūn]

【解释】指称王称帝。

【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三折:“如今南面称尊,便撇在三限里不瞅间。”

【示例】不知国家大义,徒以南面称尊,自取灭亡。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十二回

37、击节称赏[jī jié chēng shǎng]

【解释】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出处】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示例】宋白为时闻人,一见击节称赏。 ——宋·赵佶《宣和画谱·龙鱼·董羽》

38、啧啧称美[zé zé chēng měi]

【解释】啧啧:咂嘴赞叹的声音。咂着嘴表示赞美。

【出处】明·罗贯中《平山冷燕》第四回:“众官看了,见楷书如美女簪花,草书如龙蛇飞舞,隶书擅蔡邕之长,篆书尽李斯之妙,无不点首吐舌,啧啧称美。”

【示例】席上陈设,多是南方佳玩,就是银杯象箸,亦无不雕刻玲珑。约且饮且赏,啧啧称美。(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八十七回)

39、大称小斗[dà chēng xiǎo dǒu]

【解释】指使用超过标准的秤进,小于标准的秤出,进行克扣剥削。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不用大称小斗,不违例克剥人财,坑人陷人。”

40、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示例】这真是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有什么办法呢?

41、交口称誉[jiāo kǒu chēng yù]

【解释】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

【出处】唐·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示例】凡所实施,光明正大。艰苦奋斗,不敢告劳。全国人民,交口称誉。 ——毛泽东《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

42、额手称庆[é shǒu chēng qìng]

【解释】额手:以手加额。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七回:“文公至绛,国人无不额手称庆。百官朝贺,自不必说。”

【示例】他“额手称庆”,实在高兴得太快了。 ——鲁迅《伪自由书·“有名无实”的反驳》

43、额首称庆[é shōu chēng qìng]

【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44、割地称臣[gē dì chēng chén]

【解释】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2卷:“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侥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

【示例】割地称臣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

45、口称三昧[kǒu chēng sān mèi]

【解释】佛教用语。指专心念诵佛经而达到拔除杂念、心神平静的境界。

【出处】《观念法门》卷一:“若得定心三昧及口称三昧者,心眼即开,见彼净土一切庄严,说无穷尽。”

46、北面称臣[běi miàn chēng chén]

【解释】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指臣服于人。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君主宜郊迎,北面称臣。”

【示例】追慕南越,婴齐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 ——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47、浮称流说[fú chēng liú shuō]

【解释】称:称引。广泛称引,丰博谈论。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要略》:“故为之浮称流说其所以能听,所以使学者孳孳以自几也。”

48、逞强称能[chěng qiáng chēng néng]

【解释】炫耀卖弄自己的才能和本事。

【出处】端木蕻良《曹雪芹》第13章:“今后千万不可逞强称能,何况你既未读过多少诗书,更谈不上才气。”

【示例】他最喜欢逞强称能了。

49、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shān zhōng wú hǎo hàn,hú sūn chēng bà wáng]

【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50、道寡称孤[dào guǎ chēng gū]

【解释】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出处】明·无名氏《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51、额手称颂[é shǒu chēng sòng]

【解释】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同“额手称庆”。

【出处】《野叟曝言》第五七回:“须臾,任公等喜孜孜的陆续了出来,诉说所以,没一个不咋舌惊叹,如醉如梦,额手称颂,欣喜欲狂。”

【示例】然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孝贞偶行一事,人皆额手称颂。 ——徐珂《清稗类钞·宫闱·孝贞后娴礼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