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觚”的成语(11个)

浏览

本文整理了染翰操觚、破觚斫雕等含“觚”的成语11个,其中“觚”结尾的成语3个,“觚”在中间的成语8个,包括成语的解释、出处和示例等。

“觚”结尾的成语

1、染翰操觚[rǎn hàn cāo gū]

【解释】翰:毛笔;操觚:拿木简写文章。指提笔作文。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2、率尔操觚[shuài ér cāo gū]

【解释】觚:方木,古人用它来书写。率尔:不加思索;操觚:指作文。原形容文思敏捷,后指没有慎重考虑,轻率地写。

【出处】晋·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示例】望谿文最讲义法,而叙事颇沿俗称,不免率尔操觚,以此为后人弹射。 ——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七

3、搦管操觚[nuò guǎn cāo gū]

【解释】搦:持、拿;管:指毛笔;觚:简策,古人用以书写。指提笔作文。

【出处】南朝·陈·周弘让《答王裒书》:“犹冀苍雁赪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但寄相思,搦管操觚,声泪俱咽。”

【示例】虽忘筌戴笠,兴交态于灵台,而搦管操觚,叶神心于胜气。 ——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并序》

“觚”在中间的成语

1、破觚斫雕[pò gū zhuó diāo]

【解释】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出处】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

2、怀觚握椠[huái gū wò qiàn]

【解释】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同“怀铅提椠”。

【出处】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海内之士,怀觚握椠之伦,介景者锵羊,祝延者■(氵從)萃。”

3、破觚为圜[pò gū wéi yuán]

【解释】觚:主;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

【示例】高祖反秦之政,破觚为圜,谓除其严法,约三章耳。 ——唐·司马贞《索隐》

4、操觚染翰[cāo gū rǎn hàn]

【解释】觚,木简;翰,长而硬的鸟羽。指写作。

【出处】宋·无名氏《灯下闲谈·梦与神交》:“松拜而更之,乃操觚染翰;表成,呈于王。”

【示例】操觚染翰,骚客之所用心也;呻章吟句,童子之所业习也。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5、弃觚投笔[qì gū tóu bǐ]

【解释】觚:竹简,古人用以作书。比喻抛弃文字工作。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傅介子年十四,好学书,尝弃觚而叹曰:‘大丈夫当立功绝域,何能坐事散儒。’”

6、破觚为圆[pò gū wéi yuán]

【解释】觚:方。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示例】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于是桀黠化为由余,轻薄变为忠厚。 ——《梁书·良吏传后序》

7、破觚为圆,斫雕为朴[pò gū wéi yuán,zhuó diāo wéi pǔ]

【解释】觚:方;斫:砍,削;雕:华丽;朴:朴实。去掉棱角,变成圆形;去掉雕饰,变为质朴。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去浮华而返质朴。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示例】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于是桀黠化为由余,轻薄变为忠厚。 ——《梁书·良吏传后序》

8、削觚为圆[xuē gū wéi yuán]

【解释】觚:方。把方的削成圆的。比喻把有个性的人改变成圆通的人。

【出处】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乘均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能使善之必迁,不谓恶之尽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