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川街道的历史沿革

浏览

由原城关镇划分而来,以镇海口蛟龙出川而得名,前身为临江乡和俞范镇。

城关古称浃口,别名蛟川,泛称镇海,秦汉时属句章东境,处东海岬角。军政建置始于南北朝,据《南齐书》载,武帝永明四年(486)已置浃口戍,驻永军。唐元和四年(809)设望海镇,置镇将。乾宁四年(897)钱钅 据吴越时,更望海镇为静海镇,始建泥城。后梁开平三年(909)在此置望海县治,未已改定海县。城厢区划,宋时属清泉乡上湖里。嘉定八年(1215)编为19坊城区市。明时为东管乡清泉里,下辖4街22巷,清初仍属东管乡,城廓分为东、南、西、北四隅,巷弄袭明制,是时设有小南门、大南门、小西门、鼓楼前四市。

民国19年(1930)改建乡镇制后,属第一区,设南熏、镇远、清川、向辰东、向辰西、横街、上字、梓荫、鼓楼、朝宗、武宁等11镇。23年(1934)后属东管区办事处,并为南熏、向辰、朝宗、武宁四镇,下设保甲。29年(1940)7月武宁镇遭日本侵略军焚毁,镇废。35年(1946)析朝宗镇,分别并为南熏镇、向辰镇。是年10月南熏、向辰合并称蛟川镇,下辖13保,195甲。

1949年5月26日解放,9月改名为城关镇。

1952年11月改称城关区,956年2月复称城关镇,由县直辖。

1958年10月后,镇海县划入宁波市,设城关镇人民公社,1959年7月改镇海人民公社。

1961年11月称镇海镇,1963年初县市分治,为城关镇人民公社,1980年12月复称城关镇,1985年10月,镇海县建制撤销,划分为镇海、北仑二区,城关镇仍镇海区政府所在地。

1992年5月,原城关镇、俞范镇、临江乡合并为新城关镇。

2001年,撤销城关镇(岚山、湾塘2个村并入澥浦镇),设立招宝山街道和蛟川街道;蛟川街道面积36.82平方千米,总人口4.41万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