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县的历史沿革

浏览

县因精河得名。精,据《西域同文志》,系“准语”,“蒸甑”之意。唐代称石漆河, 《西域图志》作晶河。“晶”为蒙古语,意为“清凉”。清代光绪年间改称精河。

精河县

精河县

精河,唐朝称“石漆河”。“石漆”即石油,古代大概在精河河流附近地带的地隙深处随泉水涌出石油,泻入河中,须水漂流,所以有此称。随时着时间的流逝,地壳的变动,不知为何石油不再涌出,所以到元朝时改称“晶河”,清朝光绪初又改称精河至今。精河,蒙古语,本意是甑蒸器,意释为蒸之河。夏天烈日照晒,河滨沙土,卵石铄热,使人憋气,似蒸笼。蒙古包语蒸笼的音近似汉语的精字,帮汉语名称为精河。

精河历史悠久,早在秦未精河境为塞种人游牧地。西汉高后三年,塞种人被来自河西走廊大月氏所逼,迁到天山以南和帕米尔山区,精河为大月氏的据,西汉后元四年,又被西域乌孙所据。西汉神爵二年,西汉统一西域,汉充立西域都护府,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唐贞观二十三年,唐朝在西突厥地区设瑶池都督府,封左骁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都督,精河境属瑶池都督府管辖。嘉定十一年,蒙古成吉思汗征服新疆各地,来西辽,统一西域。从此,西域处于蒙古管辖之下。明永乐十六年,瓦剌人入主察合台后王领地亦里巴里等地区。精河境成为瓦剌部的游牧地。一直和明朝保持隶属关系。清光绪十年十一月,新疆建省,随后下属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也相应改革,设厅置县。

民国二年,精河厅改设精河县。 1949 年 9 月 25 日,新疆省政府通令新疆和平解放,精河县同时获得解放。 1981 年,在精河县召开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上,精河县革命委员会改称精河县人民政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