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市西和县的历史沿革

浏览

先秦时期,县境北部是秦人的活动区域,先后为西丘、西垂、西县所辖,是秦人养马发迹之地;县境南部为氐羌所居。

秦汉时期,北部为西县所辖,南部为武都郡所辖。

魏晋南北朝时,以仇池山为中心建立地方割据政权“仇池国”,前后达358年。

隋唐时期,北部置长道县,属秦州,南部先后置上禄、汉禄县,属成州。

北宋,置长道县,并改为岷州所辖。

南宋,关陇一带为宋金鏖战的前沿。绍兴九年(公元1139年),南宋朝廷被迫移岷州治所于长道县白石镇(今县城北部)。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金议和,因岷州“岷”字犯金太祖完颜旻的名讳,遂将原和政郡(岷州)首字改为和州。后因淮西已有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将此“和州”前冠以西字,加以区别,故名西和州。此后政局域界历经变迁,但西和之名仍沿用。

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改州为县,移治于今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因战祸移治上城(西峪乡上坪村)。

清,康熙七年(公元1648年)直隶巩昌府,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扩建南城,又移治今城。

中华民国,改巩昌阶道为陇南道,辖西和等县,旋改渭州道,治天水;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西和属天水专区。

解放前,西和、礼县部分地区先后交错划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和先属武都专区,1956年改属天水专区。

1958年9月,西和、礼县合并为西礼县。

1961年恢复原西和建制。

1985年改属陇南地区,即今陇南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