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县的建置沿革

浏览

奇台县

奇台县

奇台县在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原始村落,有人类活动,县内陆续出土过红陶、石坊轮、石磨、石锄等新石器文物。西汉武帝前,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曾建有疏勒城(即今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山坡上的古石城子遗址)。三国时, 蠕蠕国。晋为铁勒。公元702年(唐长安二年),设蒲类县,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宋、元属别失八里帅府,直隶中央。明初为回鹘五城之地, 属瓦刺部; 永乐十六 ( 1418)年后, 为准噶尔游牧地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县,名曰“靖宁城”(今老奇台镇) 。乾隆四十年,清政府在今奇台镇驻兵设防,建孚远城(即老满城)。清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奇台县, 属迪化州。据传,建县时,四十里内凿井无水,故名奇台。

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靖宁城”迁入现址,因境内有唐朝墩古城,复得名“古城子”。“远树千堆合,平沙万井开,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奇台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更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

明初,古城计有大小商号690家,运来送往的驼队多大4万余峰,自古就有“千峰骆驼走奇台,百辆大车进古城”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称。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隶属迪化专区。

1958年5月,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