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历史沿革

浏览

平安地区历史悠久,境内30余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500年先民已在湟水沿岸生息繁衍。

平安古为羌戎故地。继两汉时汉人开始迁入平安地区后,魏、晋与隋唐时,先后又有鲜卑、吐蕃等族迁入。元、明时期,回族徙居,境内逐步形成以汉、回、藏、蒙古、土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进据湟水流域,平安地区纳入汉朝版图。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在今平安镇附近置安夷县,历经魏、晋两朝,北魏时撤废,今平安地区为西都县辖地。

隋开皇元年(581年)属湟水县辖。

唐至德二年(757年)至大中五年(851年)为吐蕃占据。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至崇宁三年(1104年)为河湟吐蕃角厮罗地方政权辖地。

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元、明两朝在今平安镇设平戎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划归湟中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今平安辖区内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

1949年9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军600余人进驻平安镇南村。

1949年9月5日,平安地区宣告解放。

解放初为湟中县第二区、第十区、第十一区辖地。

1958至1960年为红星公社。

1960年划归西宁市设西宁市平安区;1962年复归湟中县,设平安行政委员会。

1978年10月19日,国务院批准湟中县析置平安县,设置海东地区,以湟中县平安、小峡、洪水泉、石灰窑、三合、沙沟、古城7个人民公社成立平安县。

1979年3月,中共海东地区委员会和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正式设立,驻平安县平安镇。平安县隶属海东地区。

1979年5月12日,平安县正式成立。

201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东地区,设立地级海东市。海东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乐都区(原乐都县)海东大道10号,平安县不再具有海东行政中心地位,但仍作为临时驻地。

同年9月28日,海东市在平安县正式挂牌成立,海东地区行政公署成为历史。

2015年2月1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青海省调整海东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平安县,设立海东市平安区,以原平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平安区的行政区域,平安区人民政府驻平安镇平安大道199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