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历史沿革

浏览

集美区历史上分属同安县西境和海澄县(今龙海市)三都。

1950年 实行以区辖乡,为海澄县第四区,区公所辖2个乡。

1955年 第四区改名海沧区,辖境不变。

1956年07月 海沧区并乡,设海沧、囷瑶、锦里、石塘、新垵等5乡。

1958年04月 撤区并乡,设海沧乡和新垵乡2个乡。

1953年11月 原属同安县的集美乡划归厦门市,建制改为镇。

1957年05月 同安县又划出灌口区1个镇、12个乡归厦门市。厦门市人民政府将灌口区、集美镇和厦门岛内的禾山区合并,成立郊区,政区面积443.41平方公里。

1958年08月 原属海澄县(今龙海市)的海沧和新垵两个乡划归厦门市郊区,郊区面积扩大为513.75平方公里。

1964年04月 设杏林镇,连同杏林公社划归郊区管辖。此时,郊区辖集美

、杏林2个镇和前线(禾山)、灌口、杏林、东孚、海沧、后溪6个公社。

1978年09月01日 杏林镇和杏林公社从郊区划出,建立杏林区。郊区辖1个镇5个公社。

1984年10月 郊区各人民公社先后改为乡、镇,大队改为行政村,设村民委员会。

1986年03月30日 禾山乡的吕厝、莲坂2个村改隶开元区。

1987年8月,从厦门市郊区划出禾山乡,更名为集美区。

1991年 东孚、后溪2个乡改为镇建制。集美镇撤销原第一、二、三居委会,设11个居委会。

1995年 全区面积358.36平方公里,辖5个镇、17个居委会、56个村委会。

1997年 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9万,辖3镇,区政府驻集美镇。

2000年初,集美

区辖3个镇。2000年末,撤销集美镇,设立集美街道办事处;从后溪镇划出浒井、孙厝、叶厝、凤林美4个居委会和东安、兑山2个村,设立侨英街道办事处。集美区辖2街道2镇:集美街道、侨英街道、灌口镇、后溪镇。

2003年04月26日国务院批准:将厦门市杏林区的杏林街道办事处和杏林镇划归厦门市集美区管辖。集美区辖3个街道、3个镇:集美街道、侨英街道、杏林街道、灌口镇、后溪镇、杏林镇。

2004年09月2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91号)批复同意厦门市集美区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并调整杏林、杏滨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

(1)撤销杏林镇,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

(2)设立杏滨街道办事处后从杏林街道办事处划出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归杏滨街道办事处管辖,从杏滨街道办事处划出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归杏林街道办事处管辖。

(3)行政区划调整后,杏林街道办事处辖宁宝、纺织、曾营3个社区和西亭、内林、杏林、高浦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33号。杏滨街道办事处辖日升、三秀、杏堤3个社区和锦园、前场、西滨、马銮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杏林南路12号。

集美区辖2镇4街,即灌口镇、后溪镇、集美街道、杏林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共30个行政村、22个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