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南地区运城的历史沿革

浏览

运城历史起源

运城历史悠久,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类最早食用盐、开始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方,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世纪曙猿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1000万年,证明了运城是人类的远祖起源地。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运城在春秋时称“盐邑”;战国时叫“盐氏”;汉代改称“司盐城”、“盐监城”;宋元时被名为“凤凰城”、“运司城”、“运城”,世人称为“盐务专城”——因盐运而设城,中国仅此一处。

运城最早中国

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看,运城在上古时期是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区域,文献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有“尧初都蒲坂,后迁平阳”之说。从尧舜禹开始,运城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是当时的“万国之中”,即“中国”。从“帝王所都为之中”、京师为“万国之中”的角度看,运城是古代最早被称作“中国”的地方。

运城建制沿革

唐尧建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夏的都城均在运城。

商为九州中央冀州之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

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魏国都城在安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治所白马城(今临汾尧都区)。

唐为河东道,辖山西全境及河北部分地区,治所河中府(今永济)。

北宋时期运城为陕西路永兴军路,治所京兆府(今西安市)。

宋为河东路,辖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区,至金朝未变。

元、明、清与临汾同为平阳府,治所平阳(今临汾尧都区)。

民国三年至十九年,运城、临汾及石楼、灵石、交口同属河东道。

1939年4月置运城,辖安邑、襄陵、汾城、万泉、荣河、临晋、猗氏、曲沃、翼城、解县、虞乡等20县。

1949年,运城、临汾及石楼、交口成立晋南行政公署,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晋南区。

1950年,原陕甘宁边区晋南区的运城、临汾晋南28县正式划归山西成立运城专区和临汾专区,运城辖1镇17县。

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

1970年,晋南地区撤销,按原建制划分为运城、临汾两个地区。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地级运城市

图册部分图片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