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博格城堡

浏览

科隆博格城堡(丹麦语:Kronborg)位于丹麦西兰岛北端,靠近赫尔辛基的地方,是北欧重要的文艺复兴建筑。科隆博格城堡是由丹麦国王波美拉尼亚的埃里克(King Eric of Pomerania)于1420年代时所建造的。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赫尔辛基的科隆博格城堡位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上,居高临下面对丹麦与瑞典交界的桑德(Sund)水域,对丹麦人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在16世纪至18世纪的北欧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辉煌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城堡始建于1574年,17世纪晚期,城堡的防御工事根据当时军事建筑的惯例得到了加强。城堡至今仍保存完好。赫尔辛基也因是莎士比亚巨著《哈姆雷特》的场景所在地而闻名全球。

克伦堡宫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变故 科隆博格城堡古今

赫尔辛基的科隆博格城堡位于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塞上,居高临下,面对丹麦与瑞典交界的桑德(Sund)水域,对丹麦人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在16世纪至18世纪的北欧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辉煌的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城堡始建于1574年。17世纪晚期,城堡的防御工事根据当时军事建筑的惯例得到了加强。城堡至今仍保存完好。赫尔辛基也因是莎士比亚巨著《哈姆雷特》的场景所在地而闻名全球。

科隆博格城堡是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于1577年1月24日正式命名而来的,但是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20年代,那时科隆博格城堡是一个壁垒森严的城堡。弗雷德里克二世接受了当时欧洲贵族的思想影响,认为财富可以代替军事成为权力的象征,从1574到1585年断断续续将科隆博格城堡在原来的基础上改建成典型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增加了塔楼和尖屋顶,对整座宫殿进行了装修。科隆博格城堡经历了许多重大历史变故。

她恬静娴雅地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

1629年,科隆博格城堡几乎全部毁于一场大火。1631克里斯蒂安四世开始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科隆博格堡宫,但在内部增加了早期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宫殿种陈放着大量的古式家具、油画、挂毯、木雕。二层的国王居室里有一幅英国国王查尔斯一世的画像,是著名荷兰画家盖拉得的杰作。

1658年,科隆博格堡宫遭到瑞典人轰击被侵占。瑞典人对堡宫进行洗劫后很快离去,掠夺走大量的弗雷德里克二世留下的珍贵的艺术财富。

1690年,克里斯蒂安五世在科隆博格城堡修建了防御工事,使之成为抵挡陆地进攻的要塞,从那时起,丹麦国王在堡宫逗留时间越来越少。1785年科隆博格城堡变成了驻军营地。

1923年军队离开科隆博格城堡后,堡宫内的摆设一丝不苟地恢复到弗雷德里克二世和克里斯蒂安五世时期的原样。至今古堡内还存有古老的炮台和兵器。

如今的科隆博格城堡,是丹麦著名德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光客。科隆博格堡宫,巍峨雄伟,气象森严,是丹麦最负盛名的宫廷建筑之一,是丹麦人民重要的民族象征,俗语“驶向科隆博格城堡”的意思就是返回丹麦祖国。

蒂沃丽花园是哥本哈根市内极具神话色彩的旅游地 城堡中丰富精彩的景点

科隆博格城堡构成丹麦文化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堡宫是科隆博格城堡的核心建筑。从外部来看,皇室宫殿的庄重典雅和营地驻军的粗犷野蛮形成鲜明对比。堡宫的内部装饰和摆设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盛行时期艺术、设计和皇室价值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生动阐述。

炮台

架设在城堡外墙上的卡农炮台,每年在皇后生日时,仍会响起27响礼炮庆祝。

教堂

教堂门口的雕像,上方为摩西,下方是大卫王和所罗门,毕竟是国王的城堡,就连雕像选择都以圣经里的领导者为主。教堂是唯一躲过1629年大火的宫内建筑,教堂座位上方的画板原和宴会大厅一样但在火毁改建后,只剩下教堂的装饰能完整呈现原来的样貌。座位区最前方的右手边座位就是腓特烈二世的宝座,每张座椅旁都有皇室徽记。

宫殿二楼

呼应宫殿的传说故事,二楼的263~265展示室都是每年在宫中演出“哈姆雷特”的戏服。原本每年夏天在中庭露天演出的哈姆雷特戏码,传统皆以丹麦表演团体担纲,后来也开放其他国家剧团来此演出,2005年夏季公演就由来自中国北京的剧团担任演出。

201、203~207展示室原是腓特烈二世和皇后的会客室与卧房,在火灾后,由克里斯提安四世重新装潢,卧房则保有16~17世纪的家具。208室是苏菲皇后(SofieofMecklenburg)的起居室,展示1510年的地毯画,墙上的壁画多以希腊神话为主,部份也代表了丹麦人对人对命运的价值观

改建成文艺复兴风格,增加了塔楼和尖屋顶

宫殿三楼—大厅

宴会大厅长达62公尺,原本以大量的画作当作挂饰,但在和瑞典一次重大战役后,被战胜国的瑞典带走不少战利品,唯有目前展示在厅里,一幅以瑞典国王向丹麦女王俯首称臣的那段历史为主题的画,没被带走。

大厅中央重现苏菲皇后当时的嫁衣,由于当时皇后只留下半身画像,后人凭当时流行的贵族服饰重制了婚礼礼服,以及以3000颗珍珠串成的珠帽。从礼服的尺寸不难看出,德籍的苏菲皇后下嫁腓特烈二世时未满20岁的年纪,据传腓特烈二世对她钟爱有佳,国王甚至将城堡面对奥勒森海湾的落地观景窗封起来,只为了保全皇后在宫中行动不被有心人从外窥探。

宴会厅尽头有一座呈帐篷式的挂毯画,画中央三位女神分别代表勇气、正义、节制,底下三个水流标志则代表丹麦三处峡湾。据传当初这座精致的挂毯画是克伦堡的收藏品,但因为战败被瑞典当作战利品之一带走,目前这座真品是向瑞典情商展出。

地下室

幽暗的地下室令人不寒而栗,过去是关囚犯的监狱,入口处有座巨大的石雕像,这是克伦堡另一个传说故事。相传这位丹麦的守护神OgiertheDane是位丹麦王子,只要丹麦有难就会拿起身边的刀、盾出手相助,但目前没人知道他是否真的醒来过。

沙翁名剧《哈姆雷特》的故事原是丹麦民间传说,以科隆博格城堡作为故事发生地点,以后世界上有不少名演员以古堡庭院为演出背景出演《哈姆雷特》。古堡也就重沙翁的不朽名作而闻名于世。现在宫墙上面还嵌有纪念莎士比亚的石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