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北加莱海峡采矿盆地

浏览

法国的北部-加来海峡大区位于法国北部,北与比利时接壤,与英国隔海相望。北部-加来海峡的采矿盆地是这一地区一条狭长的采矿区。2012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18世纪至20世纪的三百年中,北部-加来海峡的景观受到了煤矿开采的显著影响。在超过120000公顷的遗址内有109个独立组成部分,包括矿井(最早的一个建于1850年)及升降设施、渣堆(有些占地达90多公顷,高140多米)、煤矿运输设施、火车站、工人房产及采矿村庄;村庄又包括社会福利住房、学校、宗教建筑、卫生和社区设施、公司员工、所有人及经理的住宅、市政厅等等。北部-加来海峡的采矿盆地遗址见证了从19世纪中期到 1960年探索创造模范工人城市的努力,更见证了欧洲工业时代中富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它是工人生活条件的记录,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人越发地团结到一起。

法国北部加莱海峡的采矿盆地 加莱海峡大区---繁荣的工业中心

加来海峡大区位于法国北部,北与比利时接壤,与英国隔海相望。下辖北部省(诺尔省)和加莱海峡省。其首府是里尔。大区占地12414平方千米,相当于法国领土总面积的2.3%,是法国的传统工业区,加来海峡长30-40公里,最窄处仅28.8公里,大部分水深24~50米,最深64米。是国际航运要道,西北欧10多个国家与世界各地之间的海上航线有许多从这里通过;同时它又是欧洲大陆与英伦三岛之间距离最短的地方。因此海峡的航运十分繁忙,每年通过12万艘次以上,1971年曾达到17多万次,货运量6亿多吨。两岸有四对渡口可以火车轮渡,1969年已达到87万辆汽车和440万人次。主要港口有多佛尔(英国)、加来和敦刻尔克(法国)。大区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区之一,早先以冶金和纺织业为主,现已发展成综合工业基地。其铁路器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约50%,电力生产居全国第二位,印刷业居全国第二位,机械制造位居全国第三,食品业居法国第三。欧洲最大的纺织企业——“霞日”(CHARGEUR)集团生产基地就在该地区。北加莱海峡大区的对外贸易居法国第三位,次于巴黎大区和罗讷-阿尔卑斯大区。其主要贸易伙伴为比利时、法国、英国。

矿业带来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

从18世纪初直到上世纪90年代,加来海峡大区就一直是法国煤矿工业重镇。18世纪至20世纪的三百年中,北部-加来海峡的景观受到了煤矿开采的显著影响。

采矿盆地遗址见证了欧洲工业时代富有

这一地区有一条狭长的采矿区,呈东西方向延展。1720年,人们发现这一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浅层煤矿,于是原本荒无人烟的地方因为矿井的建立而渐渐热闹起来,逐渐形成了居民区和城镇,原本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在工业化的发展下,被与日俱增的一坑坑矿井和一堆堆矿渣取代。每隔几年,这里就出现一个新的池塘——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采矿过度造成的地表下沉;运矿的隧道也犹如戳进大地的吸管,整日隆隆作响。19世纪是北部-加来海峡矿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顶峰,人们丰衣足食,但地表已然满目疮痍,成了法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1968年,法国政府正式出台法令要求这个地区关闭矿井,1990年12月21日,当地最后一处煤矿被永久关闭。当地政府希望消除一切旧工业时代的遗迹,让“黑城”华丽转身为“净地”。在这种政策的指导下,几百座矿渣堆、采矿场遗址、矿井旧址被炸药炸平,或者被整个运走。后来,一些有识之士呼吁保护能代表工业时代“缩影”的旧址,给人们保留历史的记忆,这些老矿井、矿渣堆的纪念意义渐渐被人们所认识。过去的15年里,政府陆续出台政策,保护那些已经与自然融合的矿渣堆和下沉湖,改造再利用破败的矿工居民区,复原老矿场用作文化场地或者出租给商业机构。

改造再利用的矿工居民区 复苏的矿产文化

法国北加莱海峡采矿盆地(Nord-Pas de Calais)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大胜利,当地依然努力挣扎于从过去30年间的采煤危机中恢复过来。他们希望这一头衔能帮助这些矿渣堆以及当地采石坑、火车站、工人住所以及矿村成为旅游名胜,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北加莱海峡地区废弃矿区已“有机地进化”成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互相结合的独特地理区域。“这一景观”长达120公里,包括87个矿村、51个矿渣堆,许多矿渣堆覆盖面积90公顷,高达140多米。此外,这些文化景观还包括特别设计的矿区学校、宗教建筑、卫生设施、公司处所、矿主居所和市政厅等。

北加莱海峡地区废弃矿区已“有机地进化”成文化景观 法国废弃矿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7月1日报道,法国北部废弃矿区日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金字塔、大堡礁以及泰姬陵等古代名胜并列。

当地官员称,法国北加莱海峡采矿盆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大胜利,当地依然努力挣扎于从过去30年间的采煤危机中恢复过来。他们希望这一头衔能帮助这些矿渣堆以及当地采石坑、火车站、工人住所以及矿村成为旅游名胜,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些矿山所处的位置是自然生态系统极为丰富的地方,过去它们代表着负面象征,但今天它们有自己特定的作用。”法国社会党党魁马蒂娜·奥布里称教科文组织的这一决定是对“那些以健康或生命为代价、致力于发展法国经济和工业的人的肯定,他们留下了遗产和历史,同时还有推动我们继续前进的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