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拉古城及城外教堂

浏览

阿维拉位于西班牙中部,是卡斯蒂亚雷昂自治区的一座古城。古城墙是该城的象征,同时这里还有大量的文艺复兴式、哥特式教堂以及修道院等等,1985年,阿维拉古城及城外教堂,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为了保卫西班牙领土,抵抗摩尔人的入侵,西班牙人于公元11世纪修建了阿维拉城,它又被称为“圣人和石头之城”,圣人泰雷萨在这里出生,宗教大裁判长托尔克马达也埋葬于此。阿维拉城仍保持了中世纪的古朴风貌,这些从它的哥特式教堂和其防御工事可见一斑,其防御工事由82个半圆型塔楼和9个城门组成,是西班牙境内最完整的城堡。

为了保卫西班牙领土,抵抗摩尔人的入侵,西班牙人于公元11世纪修建了阿维拉城 闻名于世的千年古城

阿维拉古城位于旧卡斯蒂利亚高原边邻、杜罗河支流阿达加右岸的一个岬角上,海拔1116米,是西班牙境内地势最高的城市,背依雪峰皑皑的格雷多斯山,风景优美。阿维拉为西班牙历史上著名的卡斯提尔(是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个王国,现在西班牙的君主就是从卡斯提尔王国一脉相传)女王伊萨伯拉的出生地,故又称“王城”。公元8世纪,当摩尔人征服了几乎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时,阿维拉成为了一个相对重要的城市。公元10世纪,科尔多瓦哈里发王国势力扩张到整个西班牙穆斯林王国,伊斯兰的文化和宗教启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广泛传播,并在这一时期达到颠峰,随着西班牙穆斯林王国的分裂,基督教徒于1085年重新取得统治地位,使卡斯提尔王国的宗教统一得以巩固,并导致了塞哥维亚、萨拉曼卡和阿维拉的兴起。1090年西班牙皇帝阿尔丰沙六世征服了阿拉伯人,为了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战果,国王将一批西班牙最优秀的骑士调遣到此,开始修建一个军事重镇所需具备的一切防御工事,使其成为基督教王国中最坚固的堡垒,于是阿维拉古城在原来的基础上由此重新修建起来。修建于11世纪的阿维拉古城,工程浩大,造形奇特,建筑雄伟,世所罕见。虽历近千年,仍完整如初。

中世纪防卫城市的杰出典范

阿维拉是中世纪防卫城市的杰出典范,其城墙保存得完整无缺。众多的城内外宗教和防御建筑使整个城市极具价值。

城墙:欧洲现存中世纪城墙中,阿维拉的城墙堪称是最悠久的,十一世纪时基督徒为防御回教徒而建造的。整体近四角形,全长2550公尺,宽3公尺,高度约12公尺,每隔25公尺有一座塔,共有90座塔及9个门,八十八个圆弧形的塔哨。高耸入云的塔楼压倒其他堡垒,可见它在军事防卫曾占有重要地位。城墙内侧是一道石壁景观,建于公元12-14世纪的大教堂嵌在石壁上,正面对着城内的广场,而背面与城墙结融为一体。

阿维拉是中世纪防卫城市的杰出典范,其城墙保存得完整无缺

大教堂:建于十二世纪初,至十六世纪才建造完成,是罗马式和哥德式的混合体,后方有一座西摩洛塔,形成防御功能的机制,是一座具有城堡功能的教堂。教堂外观非常质朴简单,但内部大有可观。教堂内装饰富丽,有金饰品、油画和包括全身塑像、胸像和浮雕在内的各种雕刻和绘画。罗马式大教堂的半圆形殿与古城垣浑成一体,花岗石建成的外墙,远看像座古堡,内部用带斑点的红白石块砌成。主要建筑包括中殿、翼廊、两座高塔和多座小礼拜堂。在一座礼拜堂的装饰屏风上,有描述耶稣一生行事的雕刻。大教堂内还有主教衣冠冢,为建筑家萨尔萨的杰作,萨尔萨是将图斯坎文艺复兴式建筑介绍到西班牙的第一人。

古城外较著名的宗教建筑还有中世纪的圣维森特教堂、圣佩德罗教堂和哥特式圣托马斯修道院等。圣维森特教堂位于阿维拉城墙外,用花岗岩构造了一系列哥特式装饰,用砂岩打造出罗马风格的墙体,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堂内设有圣维森特及其姐妹的衣冠冢;圣托马斯修道院也位于城墙外面,属于郊外的旅游景点。这座修道院是在15世纪时修建的,风格是典型哥特式风格。修道院里面埋葬着胡安王子,陵墓是用意大利的卡拉拉盛产的大理石修建,这已经成为了这座修道院最有看点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关知识链接:

被称为“圣人和石头之城”的阿维拉,圣人泰雷萨在这里出生。被称为圣人的泰雷萨,因改革加尔默罗会,主张持守祷告、苦行、缄默不语与世隔绝等严峻规戒,使一度衰落的加尔默罗会复兴,从而在宗教史上享有盛誉,被尊为阿维拉的象征。加尔默罗会是中世纪天主教四大托钵修会之一,泰雷萨在该会一隐修院苦修30年,于1562年在阿维拉成立小规模女隐修院,实行严格戒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加尔默罗女修会,她克服重重困难,又建立一批纪律严明的男修会,改革派修士穿草鞋,不穿袜,故又称为赤脚加尔默会,以别于老派。清同治八年(1869)女修会传入中国,十三年男修会传入中国。

古城外较著名的宗教建筑还有中世纪的圣维森特教堂、圣佩德罗教堂和哥特式圣托马斯修道院等

宗教大裁判长托尔克马达埋葬于此。托尔克马达,西班牙第一位宗教裁判所大法官。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残暴的教会屠夫”。托尔克马达的媚权附势几乎不择手段:他本人是犹太人,因天主教势大而改宗后,却出于“补偿式效忠”而带头排犹屠犹。他以犹太人富可敌国为辞游说宫廷,打动了借“信仰”而敛财的权贵们。1492年托尔克马达主持把17万犹太人(包括已皈依天主教者)全部扫地出门,制造了中世纪著名的排犹灾难,托尔克马达因此也恶名昭于青史,为各种信仰的人所唾弃:无神论马克思斥他为“专制政体最顽固的工具”,新教史学家视他为“史无前例的残暴象征”,而天主教史家也谴责他借信仰而营私,制造了“最世俗化的”宗教审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