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的分类和形式

浏览

应急演练的分类和形式。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应急演练的分类和形式。

应急演练的分类

应急演练的类型和方式有很多。按演练规模划分,可分为局部性演练、区域性演练和全国性演练。局部性演练针对特定地区,可根据区域特点,选择特定的突发事件,如某种具有区域特性的自然灾害,演练一般不涉及多级协调;区域性演练针对某一行政区域,演练设定的突发事件可以较为复杂,如某一灾害或事故形成的灾难链,往往涉及多级、多部门的协调;全国性的演练一般针对较大范围突发事件,如影响了多个区域的大规模传染病,涉及地方与中央及各职能部门的协调。

按演练内容与尺度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单项演练可以类似部队的科目操练,如模拟某一灾害现场的某项救援设备的操作或针对特定建筑物废墟的人员搜救等,也可以是某一单一事故的处置过程的演练;综合演练相对复杂,需模拟救援力量的派出,多部门、多种应急力量参与,一般包括应急反应的全过程,涉及大量的信息注入,包括对实际场景的模拟、单项实战演练、对模拟事件的评估等。

按演练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模拟场景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演练。模拟场景演练,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应急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练,也可称为桌面演练;实战演练,可包括单项或综合性的演练,涉及实际的应急、救援处置等;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形式是对前面两种形式的综合。

应急演练的形式多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但要根据演练的目的、目标,选择最恰当的演练方式,并且牢牢抓住演练的关键环节,达到演练效果,重在对公众风险意识的培养、对紧急情况下逃生方法的掌握以及自救能力的提高。如高层住宅来不及撤出的居民的救援、危险区域内居民有秩序地疏散至安全区或安置区、受污染人员前往消洗去污点进行消毒清洗处理等。

应急演练的形式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但其具体内容并不存在明确区分,往往各种演练活动都要综合运用多种演练类型,如某省矿山救援应急演练,就属于区域性综合应急演练,一般采取实战或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形式。因此,打破演练类型划分,常见常用的应急演练形式有以下几种。

(演练形式一)模拟场景演练

模拟场景演练,是指由应急指挥机构成员以及各应急组织的负责人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运作程序,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应急过程进行模拟的演练活动。因此也被称为桌面演练。演练一般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信息注入的方式包括灾害描述、事件描述等,只需展示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模拟场景演练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演练人员检查和解决应急预案中问题的同时,获得一些建设性的讨论结果。主要目的是在友好、较小压力的情况下,锻炼演练人员制定应急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达到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的目的。

模拟场景演练无须在真实环境中模拟事故情景及调用真实的应急资源,演练成本较低,可作为大规模综合演练的“预演”。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三维模拟技术、电子地图以及专业的演练程序包等,在室内即能逼真地模拟多种类型的事故情景,故称为“室内演练”、“桌面演练”。将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展示在大屏幕液晶显示屏上,大大增强了演练的真实感。

(演练形式二)单项演练

单项演练 又称 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活动进行的演练活动。单项演练可以像桌面演练一样在指挥中心内举行,也可以开展小规模的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资源,主要目的是针对特定的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响应人员某项保障能力或某种特定任务所需技能,以及应急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常见的单项应急 演 练 有:通信联络、信息报告程序演练;人员紧急集合、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演练;化学监测动作演练;防护行动演练;指导公众隐蔽与撤离,通道封锁与交通管制演练;医疗救护行动演练;人员和治安防护演练等。

单项演练的特点是目的性强,演练活动主要围绕特定应急功能展开,无须启动整个应急救援系统,演练的规模得到控制,既降低了演练成本,又达到了“实战”锻炼的效果。功能演习比桌面演习规模要大,需要动员更多的应急响应人员和资源,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组织的参与而增大。必要时可以向上级应急机构提出技术支持请求,为演练方案设计、协调和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演练形式三)综合演练

综合 演练是指针对某一类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全过程或应急预案内规定的全部应急功能,检验、评价应急体系整体应急处置能力的演练活动,又称全面演练。综合演练一般采取交互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资源,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并要求所有应急响应部门(单位)都要参加,以检查各应急处置单元的任务执行能力和各单元之间的相互协调能力。

综合 演 练 由于涉及更多的应急组织和人员,准备时间更长,要有专人负责应急运行、协调和政策拟订,以及上级应急组织人员在演练方案设计、协调和评估工作方面提供技术支持。综合演练的特点是真实性和综合性,演练过程涉及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每一个响应要素,是最高水平的演练活动,能够较客观地反映目前应急系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所具备的应急能力,但演练的成本也最高,因而不适宜频繁开展。同时鉴于综合演练的大规模和接近实战的特点,必须确保所有参演人员都已经过系统的应急培训并通过考核,保证演练过程的应急救援人员安全。

(演练形式四)区域性应急演练

区域性应急演练是在虚拟的事件条件下,区域应急救援系统中的各个机构、组织或群体人员,执行与真实事件发生时相一致的责任和任务的演练活动。这类事件往往影响范围广,参与应急行动的职能部门多,应急联合行动的指挥和调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管理者和应急行动人员受水平和立场所限,难以对整个应急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考虑周全。因此,区域性应急演练作为检验、评价和保持区域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平时应急培训的效果,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改善各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应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和职责,从而有助于提高整个区域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应急演练类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虽有不同特点,其差别主要体现在受限于辖区应急管理实际需要和资源条件,演练的复杂程度和规模上有所差异,但在策划演练内容、演练情景、演练频次、演练评价方法等方面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