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鸳鸯

棒打鸳鸯,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棒打鸳鸯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bàng dǎ yuān yāng
成语注音
ㄅㄤˋ ㄉㄚˇ ㄧㄨㄢ ㄧㄤ
成语简拼
BDYY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
棒打鴛鴦
成语英文
break up mandarin ducks--separate an affectionate couple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成语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拆散别人夫妻

相关成语

反义词

成人之美

成语用法

成语示例

啼痕界破残妆面,德言分镜几时圆?远水高山,眼睁睁棒打鸳鸯散。●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十九出

(2)…着,咱得给他们助点劲,别学了运涛和春兰那个,棒打鸳鸯两分离!』…——当代·梁斌红旗谱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棒打鸳鸯”几个大字。

(2)成成写不出成语“棒打鸳鸯”的拼音。

(3)丁辰姐姐给俪颍和月圆讲解了“棒打鸳鸯”的故事。

(4)共荣一中的元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棒打鸳鸯”。

(5)莲莲不会写成语“棒打鸳鸯”的最后一个字。

(6)挥棒打鸳鸯,撒虫蛀红豆。李宫俊

(7)丈母娘为了女婿的学业前程棒打鸳鸯,结婚还要对对子。

(8)她没有上前棒打鸳鸯,她习医,修的是善因,不做恶人。

(9)颠倒黑白,占课拖堂,召唤家长,棒打鸳鸯,明察秋毫,断案如神……

(10)嘿嘿,要出现棒打鸳鸯这样老套的情节了,我们的刘大官人将如何面对。

(11)刻骨铭心的爱,始乱终弃的赖,生离死别的哭,棒打鸳鸯的坏。涂磊

(12)我和丁鸿在谈了三年的恋爱后,被她父母棒打鸳鸯,并且很快就将她另许他人。

(13)如果不是迟卿体检没过关,如果不是阿依娜家人的棒打鸳鸯,他们已经在一起了。

(14)宋妈妈爱女心切,不忍心看到女儿经常和李秉宪争吵,终日愁眉苦脸,所以最后棒打鸳鸯。

(15)豪门出生的她却爱上了草根出生的他,从小就是同学的他们彼此相爱,却无奈被棒打鸳鸯,就此惜别。

(16)啼痕界破残妆面,德言分镜几时圆?远水高山,眼睁睁棒打鸳鸯散。见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十九出。

(17)自从干上这一个职业之后,在胖子手里,被拆散的夫妻,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胖子简直就变成了一个专业棒打鸳鸯的恶棍。

(18)不过也是,伊晴和那柳三的事整个赵家估计就赵岐被蒙在鼓子里,大家也都在好奇终究两人是比翼双飞,还是被万恶的老爷棒打鸳鸯。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分字解释

鸳鸯

鸳鸯:<轻>鸟,象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趾间有蹼,善游泳,翼长,能飞。雄鸟有彩色羽毛,头后有铜赤、紫、绿等色的长冠毛,嘴红色。雌鸟羽毛苍褐色,嘴灰黑色,雌雄多成对生活在水边。文学上用来比喻夫妻。

棒:bàng(1)棍子:木棒;炭精棒。(2)<口>(体力或能力)强;(水平)高;(成绩)好:棒小伙子;字写得真棒;功课棒。

打:、1、dǎ(1)用手或器具撞击物体:打门;打鼓;打铁。(2)器皿、蛋类等因撞击而破碎:碗打了;鸡飞蛋打。(3)殴打;攻打:打架;打援。(4)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打官司;打交道。(5)建造;修筑:打坝;打墙。(6)制造(器物、食品)。如:打刀;打烧饼。(7)搅拌:打卤;打糨子。(8)捆:打包裹;打铺盖卷儿;打裹腿。(9)编织:打草鞋;打毛衣。(10)涂抹;画;印:打蜡;打个问号;打墨线;打格子;打戳子;打图样儿。(11)揭;凿开:打开盖子;打冰;打井;打眼儿。(12)举;提:打旗子;打灯笼;打伞;打帘子◇打起精神来。(13)放射;发出:打雷;打炮;打信号;打电话。(14)付给或领取(证件)。如:打介绍信。(15)除去:打旁杈。(16)舀取:打水;打粥。(17)买:打油;打酒;打车票。(18)捉(禽兽等)。如:打鸟;打鱼。(19)用割、砍等动作来收集:打柴;打草。(20)定出;计算:打草稿;打主意;成本打二百块钱。(21)做;从事:打杂儿;打游击;打埋伏;打前站。(22)做某种游戏:打球;打扑克;打秋千。(23)表示身体上的某些动作:打手势;打哈欠;打嗝儿;打踉跄;打前失;打滚儿;打晃儿(huàngr)。(24)采取某种方式:打官腔;打比喻;打马虎眼。2、dǎ从:打这儿往西,再走三里地就到了;打今儿起,每天晚上学习一小时;他打门缝里往外看。、dá量词,十二个叫一打:一打铅笔;两打毛巾。[英dozen]

棒:《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步项切,旁上声。《说文》梲也。《类篇》同□。亦作棓。《广韵》杖也,打也。《魏志·武帝纪》除北部都尉,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魏书·尔朱荣传》人马逼战,刀不如棒。又《正韵》蒲浪切,音傍。义同。

打:《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都挺切,音顶。《说文》击也。从手丁声。《谷梁传·宣十八年》邾人戕缯子于缯,梲杀也。〈注〉谓捶打。音顶。又《六书故》都假切《韵会》《正韵》都瓦切。《正韵笺》打字通音当作都那切,如读都瓦切,不成声矣。◎按打与挞同义。杨慎曰:尚书挞音人声,又转上声。俗用打为挞,然从挞转音,亦未合。今读德马切,答上声为正。《北史·张彝传》羽林武贲将几千人,至尚书省,以瓦石击打公门。又白打,球采名。《蹴踘谱》每人两踢名打二,曳开大踢名白打。《韦庄诗》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间分白打钱。又《唐韵》德冷切《集韵》《韵会》都冷切,□读与等近。义同。又《欧阳修·归田录》打字当滴耿切。○按《字汇》误改音滴。又《项氏家说》俗助语每与本辞相反,其於打字用之尤多。凡打□、打听、打量、打睡,无非打者。

鸳:《亥集中》《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於袁切,音眢。《说文》鸳鸯也。《玉篇》匹鸟。雄曰鸳,雌曰鸯。《崔豹·古今注》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必思而死,故谓匹鸟。《埤雅》鹊好外反,鸳好内思。《诗·小雅》鸳鸯在梁,戢其左翼。《正字通》鸳鸯红头,翅尾黑,头有白长毛,质杏黄色具文采。又《广韵》乌浑切《集韵》乌昆切,□音温。义同。

鸯:《亥集中》《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於良切,音央。鸳鸯,匹鸟也。《荆楚记》鸯名节木鸟。又紫鸳鸯,鸂□别名。又黄莺,一名黄鸯。又瓦名。《苏轼诗》瓦弄寒蟾鸯卧月。又人名。梁鸯。见《列子》。文鸯。见《晋书》。又《广韵》乌郞切《集韵》於郞切,□音佒。义同。互详鸳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