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斑雉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浏览

大眼斑雉的图片

大眼斑雉(学名:Argusianus argus,英文名:Great Argus)是雉科鸟类,又名青鸾或百眼雉鸡。翅的下端长有多个蓝色斑点,好像一双双明亮的大眼睛,大眼斑雉也由此得名。分布在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婆罗洲,栖息在热带雨林。在亚洲一些地区被认为就是凤凰。

中文学名:大眼斑雉

拉丁学名:Argusianus argus

英文俗名:Great Argus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鸡形目(Galliformes)

中文科名:雉科(Phasianidae)

中文属名:大眼斑雉属(Argusianus)

繁殖区:东洋界 : Malay Peninsula, Sumatra, Borneo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二级保护物种

(目前无灭绝危机,管制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近危物种

Near Threatened(NT)

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危险

外形特征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是褐色的,头及颈都是蓝色的,上胸赤紅色,冠及颈背的羽毛是黑色的,脚呈红色。

体长大约185/70cm, 雄鸡是雉科所有种中最大的,长达2米。它们的尾羽很长,雌雄羽色不同。雄鸡最特別的地方是有很大、很阔及很长的次級飞羽,飞羽上有大眼装饰。

雌鸡较细小及沉色,尾羽较短,眼装装饰亦较细小。雄性小鸡3岁就会有成年的羽毛。

生活习性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会于早上及晚上在底层觅食。它们并浊有鸡形目的油脂腺,而雌鸡每次只会生2只蛋。大眼斑雉不迁徙。

生长繁殖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并不像其他雉科般色彩耀目,但其求爱方式却十分独特。雄鸡会在森林中清理场地,准备求爱之用。雄鸡会大声啼叫来吸引雌鸡,并在雌鸡面前张开双翼成扇状,展示双翼上的眼睛,真正的眼睛则藏在当中,注视着雌鸡。故此,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为他们取了希腊神话中百眼巨人阿耳戈斯为其学名。

大眼斑雉的求爱方式很像一些一夫多妻制的鸟类,且很多人都相信它们在野外是一夫多妻制的,不过它们其实是一夫一妻制的。

保护现状

大眼斑雉 大眼斑雉

由于不断失去栖息地及被猎杀,大眼斑雉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近危,且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約》附录二的保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