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鹮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繁殖、地理分布、保护现状

浏览

彩鹮的图片

彩鹮(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英文名:Glossy Ibis)是鹮科彩鹮属的鸟类。

彩鹮(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为鹳形目鹮科彩鹮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中部,包括中国大陆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河北、四川、云南等地。在中国较为罕见,是否在中国有繁殖尚不肯定。偶见于长江下游及东南部、广东、香港及海南岛等地的湖泊周围。主要生活于栖息在湖沼间。彩鹮以小鱼,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蠕虫以及甲虫为食物。觅食时,它们用细长而微微向下弯曲的喙伸进泥水里探寻食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奥地利、意大利。

中文学名:彩鹮

拉丁学名:Plegadis falcinellus

英文俗名:Glossy Ibis

命名作者:Linnaeus, 1766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鹮科(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属名:彩鹮属(Plegadis)

繁殖区:Worldwide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558

中国法律保护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彩鹮 彩鹮

体型略小(60厘米)的深栗色带闪光的鹮。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鹬,上体具绿色及紫色光泽。

虹膜-褐色;嘴-近黑;脚-绿褐。

叫声: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

生活习性

彩鹮 彩鹮 彩鹮 彩鹮

彩鹮结小群栖居沼泽、稻田及漫水草地。夜晚成直线排列或编队飞回共栖处。与白鹭及苍鹭混群营巢。彩鹮栖息于浅水湖泊、沼泽、河流、水塘、水淹平原、湿草地、水田、水渠等淡水水域,有时也到海边水泡、沼泽、河流入海口和其他海域生境。

白天活动和觅食,晚上飞到离觅食水域较远地方的树上栖息,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伸出到尾羽的后面。

飞行时主要靠两翼鼓动,但其间也进行滑翔,飞行时呈密集的小群或呈拖长的“V”字队型飞翔。两翅煽动较快,滑翔技巧亦很好,善飞行,通常飞行距离较远。有时飞得很高,然后又头朝下的急剧落下。

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推动物为食。有时也吃蛙、蝌蚪、小鱼、蜘蛛和小蛇等小型脊推动物,通常单独或成小群觅食。

觅食时一边在水边慢步行走,一边将长而弯曲的嘴插入泥地或浅水中探觅食物,或者捕食所看见的表层食物。有时为了探觅水底食物甚至将整个头部完全浸入了水中。有时也跑动追捕食物。白天觅食、晚上回到栖息地树上栖息。

生长繁殖

彩鹮 彩鹮

彩鹮繁殖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春季成群营巢,也常与其他鹭类和鹳类一起营巢。群的大小从几只、数十只到成百只都有,通常营巢在厚密的芦苇丛中干地上或灌丛上,也常营巢于低矮的树上,巢主要由枯枝或干芦苇茎和叶构成,巢内放少许草茎和草叶。

彩鹮每窝产卵2~5枚。雏鸟出壳后,由亲鸟用半消化的食物反刍喂养。彩鹮以小鱼、软体动物、甲壳动物、蠕虫以及甲虫为食物。觅食时,它们用细长而微微向下弯曲的喙伸进泥水里探寻食物。

巢的大小为直径30—40厘米,高4—27厘米。营巢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通常雄鸟运送巢材,雌鸟留在巢上筑巢和看守巢,以防别的鸟类偷走巢材。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6枚的。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蓝色。在同一群体中营巢产卵的时间并不同步,繁殖期可以持续到5周以上或者更长,也时常发现有重新营巢的。

通常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承担,雄鸟主要在白天孵卵,晚上则由雌鸟孵卵,孵化期为21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共同喂养。亲鸟通常回到巢中后将食物吐出,或由雏鸟将嘴伸到亲鸟的喉囊中啄食,有时甚至将整个头都伸到亲鸟的喉囊之中。雏鸟大约在25—28日龄时可以离巢飞翔。

地理分布

彩鹮 彩鹮

彩鹮没有亚种分化,分布区非常大,但都呈间断的块状分布,繁殖区域在欧亚大陆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原苏联的欧洲南部地区到土耳其、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缅甸、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澳大利亚

在非洲从突尼斯、摩洛哥、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安哥拉到马达加斯加岛;在美洲从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西印度群岛到委内瑞拉。在欧洲繁殖的种群,主要在地中海周围和非洲越冬,也有一部分通过前苏联西部到伊拉克、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越冬,在非洲北部繁殖的种群通常经尼罗河到苏丹,也有的跨越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进入非洲中部和东部越冬。

在欧洲东部繁殖的种群或是到非洲东部,或是到巴基斯坦和印度越冬。在亚洲繁殖的种群,通常经过印度到亚洲东南部,以及澳大利亚等地越冬。在我国则仅偶见于上海、江苏、浙江宁波市、福建福州市、河南庞寨、海南和广东沿海岛屿等地。

保护现状

彩鹮 彩鹮

彩鹮 彩鹮

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2年组织的隆冬水鸟调查,亚洲共有8000—9000只左右。

在中国广东、浙江、福建的局部地区曾经有一种漂亮的鸟——彩鹮。鹮是一类体型中等的涉禽,全世界大约有20种。除了南太平洋岛屿之外,全世界气候温暖的地区都有。我国原有4种鹮,除了珍贵的朱鹮以外,还有彩鹮、白鹮和黑鹮。彩鹮体长约60cm,体色艳丽。全身羽毛以栗紫色为主,略带有绿色的金属闪光。身体大,腿长,体型类似于朱鹮,但比朱鹮要小些,有着细细长长的喙。

彩鹮在中国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分布地区十分狭窄,而最近几十年来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沼泽的不断消失和河湖面积的日渐缩减,使它们的数量日益减少。同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水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增多,使得它们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急剧恶化。终于,人们突然发现再也找不到彩鹮那美丽的身姿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不得不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