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白鹮的外形特征、栖息环境、生活习性、地理分布、繁殖方式

浏览

美洲白鹮的图片

美洲白鹮(学名:Eudocimus albus,英文名:American White Ibis)是鹮科美洲鹮属的大型涉禽。全身洁白,嘴和腿为橘红色,翅膀末端黑色飞行时可见。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东南部到南美洲的北部沿海。

中文学名:美洲白鹮

拉丁学名:Eudocimus albus

英文俗名:American White Ibis

命名作者:Linnaeus, 1758

中文目名:鹈形目(Pelecaniformes)

中文科名:鹮科(Threskiornithidae)

中文属名:美洲鹮属(Eudocimus)

繁殖区:北美洲, 拉丁美洲 : s U南美洲, Caribbean, n 南美洲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白色

次要羽色:红色

外形特征

美洲白鹮 美洲白鹮

美洲白鹮体长56-58厘米,翼展 97厘米,体重750-1050克。头和颈裸出,喙很长,向下弯曲。飞行时颈和脚伸直,交替地拍动翅膀和滑翔。成年美洲白鹮,除了嘴和腿部是橘红色,翅膀末端有黑色外,(飞行时在下方看的非常醒目),全身都是白色。幼鸟除了腹部臀部是白色外,其他的羽毛都是黑色的,嘴和腿的橘红色也比成鸟的要暗一些。虹膜 为红色或红褐色。

栖息环境

栖息于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常在水稻田、河滩、池塘、沼泽和山溪附近活动。营巢于树上。

生活习性

美洲白鹮通常吃淡水鳌虾类食物,有时也捕食小鱼。在滩涂上觅食,主要以沙虫等海生的软体动物,以及甲壳类蜗牛、小爬虫、青蛙、小蛇等小型脊椎动物都是它的食物。觅食活动在白天。通常在水边浅水处,主要靠将长而弯曲的嘴不断插入泥土和水中探觅食物。当它在浅水中觅食时,总喜欢左右摆动头部,长嘴跟着头部横扫一切,决不让任何猎物漏网。美洲白鹮喜欢一大群地一起活动,它们从一个地方“游牧”到另一个地方,在它们的后面总有其他的涉禽跟着一起觅食。美洲白鹮的找食能力很强,生存能力也很强,数量是鹮科鸟类里比较多的。

地理分布

美洲白鹮 美洲白鹮原产地:阿鲁巴、巴哈马、伯利兹、加拿大、 开曼群岛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古巴、 多明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 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牙买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 波多黎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游荡:巴巴多斯、百慕大、多米尼加、法属圭亚那、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维尔京群岛

繁殖方式

美洲白鹮的繁殖区域广泛,各地略有不同,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繁殖时间是6-7月。雄性白鹮先行到达繁殖地。营巢于灌木丛的树枝上。常成对单独营巢。巢较粗糙简陋,主要由枯枝构成,内垫有细软的草叶、草茎和苔藓等物。巢呈盘状。每窝产卵4枚,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孵化期21天 。亲鸟领域性较强,在繁殖期保卫领域。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雏鸟上体被有淡灰色绒羽,下体被有白色绒羽,脚橙红色。雏鸟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经过40天的喂养,雏鸟即具飞翔能力和离巢。离巢后两周内雏鸟仍和亲鸟在巢区附近活动和觅食,大约再过40天以后才离开营巢地。寿命20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