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领小巨嘴鸟的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

浏览

金领小巨嘴鸟的图片

金领小巨嘴鸟(学名:Selenidera reinwardtii,英文名:Golden-collared Toucanet)是巨嘴鸟科小巨嘴鸟属的鸟类。

金领小巨嘴鸟是一种鸟,是一种攀禽,在30-35厘米之间,主体和翅膀墨绿色,腹部红色,在眼睛周围有蓝绿色裸皮,与众不同的是在脖颈处有一圈金黄色的羽毛,分布于南美洲,属于鸟纲 、鴷形目、巨嘴鸟科、小巨嘴鸟属。

中文学名:金领小巨嘴鸟

拉丁学名:Selenidera reinwardtii

英文俗名:Golden-collared Toucanet

命名作者:Wagler, 1827

中文目名:鴷形目(Piciformes)

中文科名:巨嘴鸟科(Ramphastidae)

中文属名:小巨嘴鸟属(Selenidera)

繁殖区:南美洲 : w Amazon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金领小巨嘴鸟金领小巨嘴鸟 金领小巨嘴鸟 金领小巨嘴鸟

【中文别名】金领小鵎鵼

【拉丁学名】Selenidera reinwardtii

【命名时间】Wagler, 1827

【英文名称】Golden-collared Toucanet

【科属分类】鸟纲 、鴷形目、巨嘴鸟科、小巨嘴鸟属

外形特征

金领小巨嘴鸟金领小巨嘴鸟是一种攀禽,在30-35厘米之间,主体和翅膀墨绿色,腹部红色,在眼睛周围有蓝绿色裸皮,与众不同的是在脖颈处有一圈金黄色的羽毛。雄鸟有一个完整的黑冠。有红色的尾下覆羽和金色的耳羽。两性差异明显,雌鸟的羽色比雄鸟要淡,墨绿色部分呈现出棕色。雏鸟长到四周大就可以通过体羽来辨别性别。 金领小巨嘴鸟 金领小巨嘴鸟

有一个相对身体很大的鸟喙,鸟喙实际上很轻,远没有看上去那样重。外面是一层薄薄的角质鞘,里面中空,只是有不少细的骨质支撑杆交错排列着。鸟舌很长,喙缘呈明显的锯齿状,喙基周围无口须。脸和下颚裸露部分的皮肤通常着色鲜艳。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金领小巨嘴鸟分布图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金领小巨嘴鸟 金领小巨嘴鸟分布图

生活习性

金领小巨嘴鸟金领小巨嘴鸟通常见于海拔400~1,000米的地区,主要栖息于低地雨林中,有时会出现在邻近有稀疏树木的空旷地上。鸟鸣声类似蛙鸣。金领小巨嘴鸟杂食性,以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有时被视为果园害鸟。 金领小巨嘴鸟 金领小巨嘴鸟

生长繁殖

金领小巨嘴鸟一般选择木质良好的树开凿洞穴、开口宽度刚好使成鸟钻入,金领小巨嘴鸟洞深17厘米~2米。如果树干根部附近若有合适的洞穴,通常先选择洞穴,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挖掘工作。凿穴是它们繁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巢内无衬材,一窝1~5枚卵产于木屑上或由回吐的种籽组成的粗糙层面上,随着营巢的进展,这一层会越积越厚。大约16天孵化;孵出的雏鸟全身赤裸,至少须经3个星期才能睁眼,出生45天后离巢而飞,幼鸟此后便独立栖息于叶簇中开始过自己的生活。 金领小巨嘴鸟 金领小巨嘴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