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短翅鸲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浏览

白腹短翅鸲的图片

白腹短翅鸲(学名:Hodgsonius phoenicuroides,英文名:White-bellied Redstart)是鹟科短翅鸲属的鸟类。

中文学名:白腹短翅鸲

拉丁学名:Hodgsonius phoenicuroides

英文俗名:White-bellied Redstart

命名作者:Gray, JE & Gray, GR, 1847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鹟科(Muscicapidae)

中文属名:短翅鸲属(Hodgsonius)

繁殖区:东洋界 : Himalayas to c China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79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主要羽色:褐色

鸟种简介

白腹短翅鸲 白腹短翅鸲d

中文名: 白腹短翅鸲

英文名: White-bellied Redstart

拉丁学名: Hodgsonius phoenicuroides

地理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印度支那北部至中国中部;越冬于缅甸东部及泰国西北部

外形特征

体大(18厘米)而尾长,似红尾鸲。外侧尾羽基部棕色;翼短,几不及尾基部。雄鸟:头、胸及上体青石蓝色;腹白,尾下覆羽黑色而端白;尾长,楔形;两翼灰黑,初级飞羽的覆羽具两明显白色小点斑。褐色型的雄鸟也有见。雌鸟橄榄褐,眼圈皮黄,下体较淡。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地理分布

甚常见的垂直性迁移鸟,留鸟见于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及西部、宁夏、陕西南部的秦岭、湖北、河北、四川、贵州西部、云南西部、西藏东南部的适宜栖息生境。夏季栖于海拔2200~4300米,于林线以上或近林线处,但冬季下至1300米。

生活习性

长栖于浓密灌丛或在近地面活动,不易被激起,仅在栖处鸣叫且尾立起并扇开时可见到。甚喜叫。

叫声描述 低chuck声。告警叫声似歌鸲的tsiep tsiep tk tk或tck-tck sie。鸣声为响亮而忧郁的三声哨音he did so,中间音较高而拖长,最末音仅半调。于夏季的晨昏及有月光的夜晚鸣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