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嘴林鵙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亚种分化、保护现状

浏览

钩嘴林鵙的图片

钩嘴林鵙(学名:Tephrodornis virgatus,英文名:Large Woodshrike)是林鵙科林鵙属的鸟类。

钩嘴林鵙(学名:Tephrodornis gularis,英文名:Large Woodshrike)为林鵙科林鵙属的鸟类,又叫大林鵙。外形似伯劳,具粗黑的贯眼纹。分布于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至中南半岛、南抵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主要栖息于海拔约1500米以下的平原和山地的次生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也见于雨林和季雨林缘以及少见于荫暗茂密的林间。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部Bencoolen。

中文学名:钩嘴林鵙

拉丁学名:Tephrodornis virgatus

英文俗名:Large Woodshrike

命名作者:Temminck, 1824

中文目名:雀形目(Passeriformes)

中文科名:林鵙科(Tephrodornithidae)

中文属名:林鵙属(Tephrodornis)

繁殖区:东洋界 : 广泛分布

中国野生鸟类: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种编号#684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无危物种

Least Concern(LC)

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

外形特征

钩嘴林鵙:形态特征图 钩嘴林鵙:形态特征图

中等体型(20厘米)的灰褐色而似鹃鵙的鸟。雄鸟上体灰褐,头顶及颈背灰,雌鸟上体褐色;腰及下体白色,胸沾灰,具深色眼纹,嘴尖端带钩

虹膜-黄至褐色;嘴及脚-黑色。

叫声:重复的wit wit wit…声,响亮的chew-chew声,不连贯的噪音kee-a, keea或粗哑的chreek-chreek chee-ree或chee-ree-ree…che ree reeoo-reeoo声。

注:DNA分析表明Tephrodornis属的种类不似鹃鵙属黄鹂科,却与盔林鵙(Helmet-Shrikes)关系密切。另外,相关的普通林鵙(Common Woodshrike)T. pondicerianus 可能见于西藏东南部以南,其体型较小,尾缘白色,并具宽宽的白眉纹。

地理分布

钩嘴林鵙:地理分布图 钩嘴林鵙:地理分布图

分布范围:印度、中国、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分布状况:亚种latouchei为不常见的低地留鸟,于中国北纬25°以南地区;hainanus为海南岛的留鸟。

生活习性

钩嘴林鵙 钩嘴林鵙

成对或结小群,性喧闹,穿飞于树顶。于飞行中捕捉被惊起的昆虫,常从栖处捕食,也于水面捕食昆虫。喜林缘及林间空地。

亚种分化

钩嘴林鵙 钩嘴林鵙

钩嘴林鵙海南亚种(学名:Tephrodornis gularis hainanus)。分布于老挝、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岛。

钩嘴林鵙华南亚种(学名:Tephrodornis gularis latouchei)。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保护现状

钩嘴林鵙 钩嘴林鵙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