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鸊鷉的简介、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灭绝原因

浏览

哥伦比亚鸊鷉的图片

哥伦比亚鸊鷉(学名:Podiceps andinus,英文名:Colombian Grebe)是鸊鷉科鸊鷉属的鸟类。

哥伦比亚鸊鷉(Podiceps andinus),鸊鷉目、鸊鷉科鸟类,分布在南美洲。

中文学名:哥伦比亚鸊鷉

拉丁学名:Podiceps andinus

英文俗名:Colombian Grebe

命名作者:Meyer de Schauensee, 1959

中文目名: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中文科名:鸊鷉科(Podicipedidae)

中文属名:鸊鷉属(Podiceps)

繁殖区:南美洲 : c Colombia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绝灭物种

Extinct(EX)

该物种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

鸟种简介

哥伦比亚鸊鷉 哥伦比亚鸊鷉中文名称:哥伦比亚鸊鷉

中文别名:哥伦比亚??

拉丁学名:Podicepsandinus

命名时间:MeyerdeSchauensee,1959

英文名称:ColombianGrebe

外形特征

哥伦比亚鸊鷉 哥伦比亚鸊鷉哥伦比亚鸊鷉原分布图哥伦比亚鸊鷉是一种游禽。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

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为早成性。

地理分布

哥伦比亚鸊鷉,分布于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生活习性

哥伦比亚鸊鷉栖息于淡水湖泊、沼泽的植物丛中,几乎终生在水中生活,常集群栖住。不善飞翔。游泳时不用翅而以脚,极少行走在地上。能潜水觅食,一般潜水仅1—4m深。食物主要为水生昆虫及幼虫、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小鱼和小草等。

灭绝原因

哥伦比亚鸊鷉是一种生活在哥伦比亚安地斯山脉东边的鸊鷉。它们于1945年时数量仍很丰富。它们有时被分类为黑颈鸊鷉的亚种。

哥伦比亚??的消失是因湿地减少、淤泥充塞、杀虫剂污染、捕猎及被虹鳟猎食雏鸟。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失去,湿地的减少及淤泥充塞引起污染物的积聚。眼子菜因而破坏,令伊乐藻属独大。

至1968年,哥伦比亚??的数量下降至300只。于1970年代就只曾有两次对它们的观察:一次于1972年,另一次则是在1977年。于1981年至1982年的研究确定了它们已经灭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