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雕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保护现状

浏览

菲律宾雕的图片

菲律宾雕(学名:Pithecophaga jefferyi,英文名:Philippine Eagle)是鹰科菲律宾雕属的猛禽,俗称菲律宾鹰、食猴鹰、食猿雕。是所有大型森林鹰类中最为珍稀的一种猛禽。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主要猎食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田鼠等。是菲律宾的“国鸟”,砍伐森林和偷猎是菲律宾雕面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中文学名:菲律宾雕

拉丁学名:Pithecophaga jefferyi

英文俗名:Philippine Eagle

命名作者:Ogilvie-Grant, 1896

中文目名:鹰形目(Accipitriformes)

中文科名:鹰科(Accipitridae)

中文属名:菲律宾雕属(Pithecophaga)

繁殖区:东洋界 : Philippines

华盛顿公约(CITES)

濒危物种保护级别:一级保护物种

(极其濒危,禁止其国际贸易)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红色名录保护级别:极危物种

Critically Endangered(CR)

野生种群面临即将绝灭!

外形特征

菲律宾雕 菲律宾雕

菲律宾雕是所有大型森林鹰类中最为珍稀的一种,身长91cm,翼展200-250cm,体重6500g,寿命30年。体态强健,上半身羽色为深褐色,下半身为浅黄或与白色相间,头部后面簇立许多柳叶状冠毛,色黄有斑点。眼睛灰蓝色,钩嘴灰黑色,喉咙处有白色条纹,大腿覆盖羽毛。特别长的尾巴上有黑色条纹。幼鸟和成鸟外观类似,但是背部和翼羽有大量白色的羽毛饰边,有稍微的鳞片形状。

地理分布

菲律宾雕 菲律宾雕

分布范围特别有限,只在菲律宾发现,特别是在吕宋岛,莱特岛,萨马岛。生活于热带雨林植被的密林深处,人类无法访问,有利于狩猎和筑巢。

生活习性

菲律宾雕 菲律宾雕

菲律宾雕是菲律宾的“国鸟”,被人们赞为世界上“最高贵的飞翔者”,有“鹰中之虎”的美誉,栖息于低山至开阔的草原地带,主要猎食各种树栖动物,如猫猴、蝙蝠、蛇、蜥蜴、犀鸟、灵猫、猕猴及野兔、田鼠等。在啄食猴子时十分凶残,故有食猿雕、食猴鹰之称。这种猛禽狩猎时夫妇合作。一个扮演诱饵并起干扰的作用,而另一个则从猎物的背后偷袭。

生长繁殖

菲律宾雕育雏 菲律宾雕育雏

筑巢于岩壁、乔木或灌木丛中,鸟巢构建在一棵大树上,以枯枝和芦苇等编成,内铺兽毛和草。4—5月份产卵,通常产2枚卵,孵化期持续60天,幼鸟孵化后105天开始飞行,于8月底离巢。

保护现状

菲律宾雕 菲律宾雕

据2004年动物学家考证估计,大约只有50对菲律宾雕幸存,砍伐森林和偷猎是菲律宾雕灭绝的主要原因。已经开始放养计划,重新在附近的各岛屿进行,以确保这一物种的生存。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Ⅰ濒危物种。


相关文章